最後來望難得感傷地說了一句——
“小陶啊,沒了我你可怎麼活。”
若是往日,來望說出這話,陶眠絕對要一桃枝抽過去。
如今卻是不能,來望是真的牽掛。
陶眠要在這栗子山賴上幾天,來望卻轟他快走。
“看見你活得這麼長,我就氣不順。快走快走,別在這裏礙眼,說不準我還能多活幾天。”
陶眠與老道士辭別,這一別就是再也不見。
那天來望拄著拐杖,把陶眠送出去很遠。等陶眠的身影離去了,他別過身,悄悄抹掉幾滴眼淚。
陶眠回到桃花山,山下又多了關於元鶴的傳聞。
白魚先生消失,元鶴也不知去向。
有人說是兔死狗烹,被新帝殺了。也有人說是之前四皇子在世時,為了讓其服從,給元鶴下了毒,如今毒發身亡了。
什麼離譜的說法都有。
陶眠起初是不信的,七筒的本事大著呢,他有的是辦法逃出生天。
但隨著謠言愈傳愈烈,連陶眠自己心裏都沒底。
他徒弟該不會真的偷偷死在外麵了吧?
陶眠這回坐不住了。他收拾行囊,不管元鶴在信中的阻攔,執意要去京城。
仙人和黑蛇白鶴叮囑幾句,讓它們在山中不要打架,和平相處。但他知道,這兩位就是那副死德性。表麵答應得好好,等他走了立馬把房頂掀了。
然而他顧不得許多,趕路要緊。
陶眠從道觀離開,沿著山路。桃花開了,一山的粉白碎雪,紛紛揚揚。
他行至半路,忽而腳步一頓。
元鶴就站在一棵灼灼盛放的桃樹之下,風塵仆仆,眼角眉梢藏了三分歲月。
“陶眠師父,這回別趕我走了。”
第384章 走遠
元鶴助太子登基,新帝想把他留在宮中。
“這是朕對你的承諾。”
然而元鶴不想兌現這個承諾。
皇城的天不會變的,新帝遲早會步入老皇帝的後塵。元鶴留在這裏,隻會是又一次悲慘地重蹈覆轍。
更何況,他心中早就有歸處。除此之外,皆是他鄉。
元鶴頭也不回地離開皇宮,從此天高海闊。
他來到京郊,有一人站在柳岸等候許久。
紅苕一身藤色衣裙,不施粉黛,恢復了往日清麗的模樣。
她一手牽著馬匹,上前幾步,欲言又止。
是元鶴先開了口。
“我要回去了,紅苕。”
紅苕為姐姐報了仇,如今重回自由身。元鶴將墨釣軒在這些年賺到的錢全部留給紅苕和兩個小童。紅苕說,她會把這兩個小孩收養。
元鶴從紅苕手中接過馬的韁繩,翻身上馬。
他回首與紅苕辭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