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2 / 2)

元行遲很懂事,又聰慧。陶眠說他是元日翻版,一點都不誇張。

而且比起他爹小時候營養不良的孱弱樣子,元行遲要茁壯得多。元日每天下朝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從樹上或者屋頂,把兒子抓下來。

說起這些瑣事,元日總是不吝惜筆墨,字裏行間都透露著他對元行遲慈愛的心。

他如此珍視他,把他視為世間一切可憐可愛的集合。

陶眠讀著那一封封信,裏麵寫著的是他們父子之間相處的趣事,每每都要情不自禁地笑起來。

妻子和孩子的存在,讓元日感到慰藉。

元日在回京後,過了兩年的安生日子,又一次被貶。

被貶的緣由他沒有與陶眠細說,隻點出“誹謗朝廷”幾個字。

以元日這種清廉克己的做派,估計又是因為朝堂內部的黨爭。

陶眠不懂這些爭鬥,元日也不與他多談,隻是說這次被貶的地方不錯,山茶花很美。

他簡單的一句,勾起了陶眠的心思。於是仙人也在山中,擇地種了一小片白山茶。

這次被貶的時間有一年,朝堂又起了變化,元日又帶著一家老小,回到京城,再次升官。

不過好景不長,再過一年半,元日又被貶。

這次他說新家門口的荷花很不錯。

陶眠看見了信,又種了一小片粉荷。

半年後,元日接到旨意,再叫他回京。這次他都不想和陶眠在信中囉嗦,隻是簡單的“歸京”二字。

然後又是貶謫、回京、升官、貶謫……

幾度循環。

隻是讀著信,陶眠都無力吐槽。

更何況是親歷這些起起伏伏的元大人。

往好了想,每次被貶之後就能升。樂觀點,說不定日後真的能“貶”出個宰相來。

陶眠在心中把這話掛上,元日還回一句——陶師父說得對。

在元日第七次被貶出京城的時候,他的發妻晚煙,身子撐不住了。

元日很久沒來信,陶眠放心不下,動身前去探望他們一家。

等他到元家的時候,一大一小父子倆,坐在門檻發呆。

偌大個家,隻有他們父子二人了。

第292章 一塊難吃的饃

元行遲長大了,十五六歲的年紀,差一腳就能跨過那道門檻,步入人生的下一階段。

隻是這門檻太高,往往伴隨著意外、離別、絕境、死亡……一切負麵的詞藻。

他大抵是頭一遭麵對生死這件事。沒有死,就不會襯托生,生就是被呼吸著的空氣,總要等人感到窒息時,方能意識到它的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