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晉國衰落(1)(1 / 3)

楚平王奪位:無毒不丈夫

楚靈王失勢後,郢都一下子有了三個主人:王子比、王子黑肱和王子棄疾。三個人都是楚共王的兒子、楚靈王的弟弟,從血統上講,誰都有可能成為楚國的新君。若論長幼,王子比年齡最大;若論實力,自然是棄疾強橫,外有陳、蔡之人相助,內有楚國文武百官支持,奪標呼聲最高。

棄疾名聲曆來不錯。早在公元前536年,他奉楚靈王之命出使晉國,途經鄭國,受到鄭簡公和罕虎、子產、子大叔等大臣的熱情接待。棄疾的知書達理給鄭國君臣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聽說鄭簡公親自出麵宴請,立刻表示自己乃是以卿大夫的身份過境,不敢接受。鄭國人一再堅持,他才勉強接受。見到鄭簡公,棄疾便行君臣大禮,而且送給鄭簡公駿馬八匹;見到罕虎,以上卿之禮相待,贈予駿馬六匹;見子產,贈馬四匹;見子大叔,贈馬兩匹。楚國使團和衛隊駐紮在鄭國,禁止隨意放牧砍柴,不入農田,不進菜園,不破壞民房,不騷擾居民,真個是秋毫無犯。棄疾還對天發誓:“如果有誰敢違抗命令,一律撤職查辦!”當時罕虎等人就議論說,這位王子棄疾恐怕遲早是要當楚王的。

對於棄疾的實力,觀從(楚大夫觀起之子)有著清醒的認識。他私下對王子比說:“您如果想成大事,那就趁著蔡公(王子棄疾)沒有防備,找機會殺掉他!否則的話,就算您當上了國君,他也能把您趕下台。”

王子比對此的回答是:“我於心不忍啊!”

觀從哭笑不得:“您不忍心對付人家,不代表人家也會不忍心對付你。”

“不可能。”王子比連連搖頭說:“棄疾為人忠厚,世人皆知,他怎麼可能對自己的哥哥動手呢?”

觀從說:“您也許忘了,楚王也是他的哥哥。”

不想這話戳到了王子比的痛處,他的臉立刻漲得通紅,說:“我們起兵反對楚王,是為了挽救楚國,不是為了一己之私利。倒是你,從一開始就偽造棄疾的書信,將我們騙回來,又利用我們脅迫棄疾就範。現在楚王生死未卜,你又來挑撥我們兄弟的關係,究竟是何居心?”越說到後來越激動,口水幾乎噴到觀從臉上。

觀從長歎一聲,舉起袖子擦了擦臉,說:“我不過是不忍心看到你的下場,哪裏有什麼居心?罷了罷了,您既然不信任我,我留在這裏也是多餘,請允許我就此告辭。”

王子比說:“請自便。”

觀從默然退下。當天夜裏,他就收拾行裝,離開了郢都。

王子比真的不忍心對棄疾下手嗎?從當時的情況看,也許性情使然,也許是形勢所逼。客觀的事實是:當時楚靈王生死未卜,局勢並不明朗,萬一楚靈王殺回郢都,非棄疾不足以與之抗衡。這個時候除掉棄疾,顯然是不明智的。

當時楚國朝野對於王子比、王子黑肱、王子棄疾這“三駕馬車”能否控製局勢,也普遍持有懷疑態度。郢都的居民更是人心惶惶,害怕楚靈王卷土重來,秋後算賬。

人心不安,自有妖孽。某一天晚上,不知從哪裏冒出來幾個失魂落魄的人,跑到大街上淒厲地狂呼:“大王回來啦!”

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是:“要屠城嗎?”

楚靈王素有殘暴之名,如果得知自己的兒子被殺,屠城恐怕是理所當然的。

滿城人都戰戰兢兢,無法入睡。如此折騰了一夜,第二天早上起來,每個人的眼睛都是紅紅的,一副無精打采的模樣。再互相打探楚靈王的消息,卻是子虛烏有。

“原來是謠傳啊!”大夥看似鬆了一口氣,內心那塊石頭卻更加沉重了。

過了幾天,同樣的事情又重演一次,引起的混亂不亞於前一次。惶恐的情緒彌漫在郢都的每一個角落,同樣也使得王子比和王子黑肱坐立不安。

“幸好沒有聽觀從的建議。”王子比心裏暗想。他甚至開始後悔,當初為什麼會輕易上觀從的當,從晉國跑回來爭奪什麼王位。老老實實地呆在晉國當寓公,衣食無憂地過一生不也是挺好的嗎?

不久之後的一天夜裏,城內突然騷亂起來。這次不是幾個人,而是幾百人在各條大街小巷上邊跑邊喊——

“大王回來啦!”

“前鋒已經到了東門外!”

“大王有令,郢都軍民速速開城迎駕,否則城破之日,全城皆屠!”

“亂黨格殺勿論,一個不留!”

王子比聽到了,連衣服都沒穿整齊,就跑到王子黑肱府上商量對策。

“哥哥,你說他會殺了我們嗎?”黑肱也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不知所措。較之王子比,他顯得更沉不住氣。

“應該不會吧,再怎麼說,咱們也是兄弟。”王子比這樣回答,卻發現這話其實連自己也說服不了。

黑肱說:“可我們殺了他的兒子啊!”

王子比說:“那是棄疾派人幹的,與我們無關……”

“哥哥!”黑肱打斷他的話,“你覺得他會相信嗎?就算我們有機會到他麵前辯白,你覺得他會相信嗎?”

“恐怕不會。”王子比頓時麵如死灰,他沉吟了半天,說,“而今之計,隻能快去找棄疾商量,請他出陣與之一戰,或許還有勝算。”

“對,快去找他!”

兩個人慌裏慌張,正準備出發,聽到門外喧嘩,隻見棄疾的親信鬥成然獨自駕著馬車,不顧衛兵的阻攔,氣急敗壞地闖進了前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