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過小溪,林中有一處蘑菇狀的木屋。木屋內四周掛著木板,上麵記錄著很多數據,包括一些推算的公式和一些時間曆法之類的記錄。中間有一個圓台,萬飛掀開圓台上的帆布。一座迷宮的模型映入眼簾。迷宮模型主要由小木棍拚組成的,雖然是就地取材,材料單一。但卻製作精巧,從整體到細節一目了然。和萬飛在瞭望台上看到的景象一般無二,可以說得上是惟妙惟肖。
2014年,影片《移動迷宮》在中國內地上映。影片內容改編自詹姆斯·達什納撰寫的同名反烏托邦科幻小說三部曲的第一本,講述男孩托馬斯醒來時發現自己身處一個巨石組成的巨大迷宮中,他隻記得自己的名字,和他一樣在這個迷宮中的還有一些同樣不記得自己是怎麼到這裏的孩子,每天早晨迷宮的大門會被打開,而到了晚上又自動關閉……該片在影院觀眾評分得到了青少年粉絲群體的肯定。媒體影評方麵則是正麵評價略占多數。很多人在看這部影片之初,以為是一部探險題材的電影,但這不僅僅是探險,更融合了這兩年比較流行的跑酷,科幻,喪屍等諸多元素,所以這部電影的類型應該是科幻懸疑探險電影。(本段內容源於網絡)
萬飛也沒想到安麟會借用影片中的場景作為訓練場地。但是本該有的安全措施強製登出功能卻失效了。更麻煩的是,三人中隻有萬飛看過這部電影,而且隻有一遍,隻能大概記得一些情節。在劇情中逃出迷宮需要兩個關鍵條件。第一:鑰匙,是被放在鬼火獸體內的一種軸狀金屬裝置。第二:密碼,是由八個數位組成的密碼鎖。(影片中,飛毛腿民豪提到過這組數字)隻有滿足這兩個條件,才能通過鬼火獸的巢穴和實驗研究基地逃出生天。第二個條件已經滿足了,木屋內就掛著一塊黑木板,上書八個阿拉伯數字:71526483還有一個條件有點苛刻,首先得找到鬼火獸,並殺雞取卵,拿出鑰匙。當然,如果鬼火獸願意主動配合工作,自己交出感應裝置,當然是極好的。
尋找鬼火獸就一定得有人進迷宮裏搜尋,迷宮內的環境錯綜複雜,一旦走散,後果不堪設想。所以人多,不見得就是好事。這就意味著要有人留下來。
“這次你們誰也別想丟下我!”安琪搶先說道,她生怕他們又棄自己不顧,落個孤家寡人。哪怕再危險,她也想和大家共同進退。布哥不知如何是好,將目光投向萬飛。萬飛沉吟了一下,開口說出他的決定,他決定自己孤身進入迷宮,在天黑石門關閉之前趕回。理由是他一個人我行我素,快進快出,這樣行動迅速而有效。就算沒有結果,也能在規定時間內返回,大不了下次再做圖謀。布哥和安琪雖然心有不甘,但萬飛的考慮確實很有道理,這是一個很穩妥的辦法。商榷完畢,萬飛抓緊時間準備動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