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身穿唐裝的老者正坐在紅木桌後,為一位中年婦女診脈。老者須發皆白,但精神矍鑠,一雙眼睛炯炯有神,仿佛能洞察一切。他一邊診脈,一邊詢問著婦女的病情,語氣溫和,令人如沐春風。

池瑜見狀,便沒有出聲打擾,靜靜地站在一旁觀看。她從小對中醫藥學耳濡目染,也略懂一些皮毛,此刻見到老中醫診病,心中不禁升起一股親切感,同時也想看看這位老中醫的醫術如何。

“您這是氣血兩虛,脾胃失和,導致的食欲不振,失眠多夢。”老中醫鬆開手指,語氣篤定地說道,“我給您開個方子,您回去按時服用,不出半月,症狀就會有所改善。”

說著,老中醫拿起毛筆,刷刷點點地在宣紙上寫下了一張藥方。

“謝謝您,大夫。”中年婦女接過藥方,感激地說道。

“不客氣。”老中醫擺擺手,示意她可以離開了。

中年婦女走後,老中醫抬起頭,看到了站在一旁的池瑜,眼中閃過一絲詫異:“這位姑娘,您是來看病的嗎?”

“我不是來看病的。”池瑜微微一笑,語氣禮貌而疏離,“我隻是路過這裏,看到您在給人看病,所以就進來看看。”

“哦,原來如此。”老中醫點點頭,沒有再多問,低頭整理著桌上的藥材。

池瑜的目光落在那張寫著藥方的宣紙上,秀眉微微蹙起。她雖然不是專業的中醫,但對一些常見的藥材和藥方還是有所了解的。而老中醫剛剛開出的那張藥方,卻讓她感到有些不對勁。

“老先生,您剛剛開出的那張藥方,似乎有些問題。”池瑜指著藥方上的幾味藥材,語氣平靜地說道。

老中醫聞言,抬起頭,渾濁的眼中閃過一絲不悅:“姑娘,你這話是什麼意思?老夫行醫數十年,從未出過任何差錯,你憑什麼說我的藥方有問題?”

“老先生,您先別生氣,聽我說完。”池瑜不卑不亢地說道,“您剛剛給那位女士開的藥方中,有一味黃芪,雖然是大補元氣的良藥,但對於氣滯血瘀的病人來說,卻是禁忌,服用後反而會加重病情。”

“還有那味白術,雖然可以健脾益氣,但對於陰虛火旺的病人來說,也是不可多用的,否則會加重內熱,導致病情惡化。”

池瑜一針見血地指出了藥方中的問題,語氣雖然平靜,卻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肯定。

老中醫聽完池瑜的話,臉色頓時變得有些難看。他行醫多年,還是第一次被人當麵質疑自己的醫術,而且還是一個年紀輕輕的小姑娘。

“你……你懂什麼?!”老中醫有些惱羞成怒地說道,“老夫行醫的時候,你還不知道在哪裏呢!”

“老先生,我並非有意冒犯您。”池瑜語氣依舊平靜,“我隻是就事論事,中醫博大精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見解,我隻是覺得您剛剛的藥方有些不妥,所以才鬥膽提出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