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書生與采藥郎(1 / 2)

白玉川,又叫玉川河。起始於極北之地,穿梭於萬山之間。由冰雪而化的河水,清澈非常,每當天氣轉寒,河麵上便會披上一層雲霧,再加上河岸兩旁多是山林,倒映間,仿如一條白翠玉帶飄落在神州大地之上,此河也因此得名。

初冬的清晨,玉川河上霧氣繚繞,因地勢不同時濃時薄。隻見一個書生打扮的青年撐著一隻竹筏順流而下,穿梭於雲霧間時隱時現。

撐筏書生隨流而進,手中竹篙隻做導向之用,不過三刻鍾,已行百裏之遠。此時,太陽已經完全升起,山間雲霧稍散。書生抬頭望遠,見遠方山巒上雲霧已退到山腰,露出一棟棟房屋,零零碎碎落於山巒上,有的一半藏在雲霧中,有的則隻露出簷角,半遮半掩間尤顯仙家氣派。

“好一處仙家妙境,不愧這仙雲之名。”書生感歎一聲,頓覺胸懷大暢,一天一夜趕路的疲倦稍緩,又覺河水越加湍急,嘩嘩聲越響,怕竹筏經不住,便尋了處地勢較平緩的地方上岸。

所謂望山跑死馬,書生行至山腳,已過午時,見前方一條盤山而上,看不到盡頭,也不知道自己到了哪,又累又餓下便尋了一塊幹淨的石頭坐下,取出幹糧和水。

“看來這路還有的走嘞,天黑前不知道趕不趕的到……”

書生邊吃邊估摸著路程,突然身子一抖,臉色瞬間血色盡褪,身子一歪差點就摔倒在地上,極力支撐著身子從行囊中取出一個黃皮葫蘆,打開塞子,咕咚咕咚的喝了兩口,才緩過氣來。

“發作時間越來越短,得盡快把事情辦成才行。”書生剛剛恢複的臉色顯得陰沉,急匆匆的收拾起東西,剛沒走幾步,就聽見後方傳來一陣歌聲。

書生回首望去,隻見遠處行來一人,身材高大,背著一個竹簍,腰際別著一把匕首。那人見前方有一個書生打扮的青年,身材消瘦,小臉煞白,看上去一副弱不禁風的樣子,

心中不由的一凝。止了歌聲,手也下意識的摸上腰間的匕首,腳下速度不變。

世道艱險,這山野之地多有虎豹豺狼,山賊流寇出沒,這樣一個弱不禁風的白臉書生出現在這裏,怎能不引起懷疑。

“這位壯士,在下張源。於玉川河上乘舟而來,往山中求醫問藥。聞得仙雲鎮乃醫藥之鄉,方才在河上還見著,誰知一入山中便沒了準頭。不知這裏到鎮上還有多少裏路,天黑前可到否?”書生見那壯漢一臉警惕,便先通報一聲,再問去路。

“原來小兄弟行的是河道,剛才失禮了。”那壯漢聽到是從玉川河上來的,神色一動,握著匕首的手一鬆,拱手作揖道:“在下陳林,就住在前方不遠的小村裏。這裏到仙雲鎮卻還要大半天的路程,恐怕天黑前是到不了的。小兄弟若不嫌棄不如去我家休息一晚。明天早上你我同去,如何?”

張源見那名叫陳林的漢子,樣貌粗獷,說話甕聲甕氣。然舉止語調卻不似尋常山野村夫那般粗鄙,不由的一愣。不過很快便回過神來,從包裏掏出一些散碎的銀子,說道:“既然如此,那就打擾了。些許銀兩就做留宿的費用,如若不夠以後定當補上。”

當今天下紛亂,諸國之間各有戰事。因而各國的貨幣皆不相同,若是用錯了貨幣,買不買得到等價的貨物還是兩說,甚至有可能招來殺身之禍。

因而那些周遊各國的商旅、遊士,皆以金銀為貨幣。

1兩黃金=10兩白銀=10貫=10000~8000文,各國的金銀兌換大抵都是如此,差別不大。

張源掏出來的銀子雖然散碎,掂量著也有七八兩之多。這麼些個銀兩在這荒山野嶺中夠買下一間不錯地木屋,卻被書生隻是用來做留宿之用。

然世道便是如此。

天下已亂、群雄並起。那些有點家底的聽聞了風聲,則紛紛將家產換成銀兩,去往一些戰禍無法波及到的地方,大多都是凶山惡水之地。

有準備的則早就置辦了房屋田地,沒有準備的就隻能先租個房子將就。都是富貴人家出手自然闊綽,那些山民嚐到了甜頭;心思純的則感激涕零,心思雜的則借機敲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