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在我博士後出站報告基礎上修改而成。

2003年,我有幸進入複旦大學理論經濟學流動站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3年。在本書即將付梓之際,特別感謝我的博士後合作導師戴炳然教授。戴老師的為人和學識都讓我受益匪淺,至今仍在影響我的學術和科研工作。

我的博士後出站報告的題目是《社會政策與經濟發展:對西歐的研究》,試圖梳理工業革命以來西歐社會政策發展的軌跡,並分析與經濟發展的關係。這個選題得到了複旦大學袁誌剛教授、華民教授、尹伯成教授、洪遠朋教授、石磊教授、陳建安教授等老師大力支持,他們的建議對我拓展研究思路、優化研究路徑並順利完成報告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報告的思路形成和寫作的過程中,還要感謝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經所伍貽康研究員、世經所所長張幼文研究員、社會學所所長周建明研究員,感謝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所所長周弘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所長景天魁研究員、香港中文大學王紹光教授、華東理工大學社會學係曹錦清教授,感謝歐盟社會政策總司司長Jerome Vignon先生、法國國家社會科學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社會保障經濟學專家Pierre Concialdi先生、德國海德堡大學Manfred G.Schmidt教授等對本人的啟發和討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使我受益匪淺!

出站後,本報告的後續研究獲得了上海市規劃辦第17期青年骨幹理論研討班項目資助,我對報告的研究思路和寫作框架進行了重新梳理,從生產方式轉換和社會保護機製重建角度,探索西歐工業化時代的社會重建問題。又經過四年左右的斷斷續續修改,才基本完成。

感謝上海社會科學院博士後文章出版基金資助,使本書能夠得以麵世,也感謝各位同仁對本人的督促和關心,感謝家人對自己學術研究的理解和支持。

本人文責自負,期待同行的任何評論或批評。

作者

2011年1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