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家村四麵環山,在其群山之中,當以西北麵的悟山為尊,悟山高約四百丈,山中四季如春,氣候宜人,草木茂盛,長年不衰。山中亦常有奇珍異獸出沒,但狩獵者往往無功而返,
宋家村的人說悟山裏住著神仙,閑著蛋疼變化些飛禽走獸,**那些意圖破環大自然生態平衡的好事者,為引領世界和平、倡導愛護自然作出了貢獻;更有人說山中有不死奇人,能夠飛天遁地,點石成金,無所不能;也有人說曾親眼目睹山中仙人的神采,但缺乏有力證據,至今仍未得到證實,這種言論太過荒謬,可信度為零。不過悟山的確詭異,山中植被優良,綠意盎然,可有人嚐試種植新鮮花草樹木卻不得生長,實乃怪哉!盡管悟山充滿神秘因子,但仍擋不住樸實人民前來享受這上蒼饋贈的天然氧吧。
“你放心罷,貧道是張天師第九代傳人,不會自己砸自己金字招牌的,”算命先生張果成擺攤設點,立在身旁的廣告大旗在風中搖曳,上麵秀著“張天師第九代傳人”幾個大字,趙老爺再次抬頭看了看這麵旗幟,像吃了顆定心丸。
張果成繼續說道:“保證你往後子孫官運亨通,非富則貴,”趙老爺於是先付了訂金,便起身回家了,離開時再次看了看“張天師第九代傳人”這幾個字,覺得相當有信譽保障,倍感安慰,像又吃了顆定心丸。張果成望著趙老爺遠去的蹣跚、佝僂身影,對這樁生意顯得無比自信。
過了幾個月,趙老爺終抵不過歲月這柄飛刀,滿懷希望離開了世界,聽人說他在彌留之際麵帶微笑,死亡後便凝固成了一副笑臉,這一奇聞在整個宋家村不脛而走,如雪花紛紛傳入村民耳中。
趙家出喪前,村民圍在趙家大宅門口,約四五十人,都是“慕名”而來,其中不乏鄰近村落的長舌婦。從趙老爺發喪至今這已是第N波觀眾了,都想一睹趙老爺死後麵帶微笑的神采,瞻仰神跡。這可辛苦了趙老爺的幾個子女,一邊操辦白事,一邊還要解釋疏導來訪群眾,簡直應接不暇。
“請各位鄉親安靜一下!”趙家大娃站在家門口招呼道,聲如洪鍾,鄉親們頓時規矩起來,“聽聽大娃怎麼說?”有人說道。
“家父仙逝,吾等不勝哀傷,望各位通情達理,不要添亂……”趙大娃還未說完,鄉親們又開始嘈雜。趙大娃提高嗓門吼道:“我向各位保證……”鄉親們再次安靜,“聽聽大娃怎麼個保證?”有人說道。
趙大娃接著說道:“待家父出喪之日,諸位可前來哀悼。到時候便可瞧見家父仙逝之軀。”村民聽後紛紛對這種答複表示基本滿意,這才漸漸散去,也不算敗興而歸。趙大娃啐了一口痰,仰天長歎,去你大爺的一群刁民。
出喪之日,張果成匹配起專業服裝,一襲絲絹道袍,左手端著八卦陰陽鏡,右手持太乙拂塵,口中念不知名咒語,極有可能隻有他自己知道是什麼意思,“天靈靈地靈靈”之類雲雲,身後是趙家子女及家丁若幹,抬著楠木材質的大棺材,大家井然有序朝悟山邁進,一大波村民正在趕來,不時便跟隨上了奔喪隊列,獵奇心態永無止境。
進入了天然氧吧悟山,跟隨著張果成來到了早已用八卦陰陽鏡計算好的一塊空地上,一切皆已由趙家布置妥當,隻差下葬。
“就是這裏!”張果成佛塵一揚,“此處有應龍之象呢。”
張果成看向趙家兒女,“趙員外曾尋仙問道,為的是給你們子孫後代,求一個好的福蔭。結果蹉跎半生而無果,就在他心灰意冷,準備放棄的時候……”張果成這時提高了嗓門,麵向觀眾:“遇見了貧道,八仙張果老的後代兼張天師第九代傳人的我,張果成。”為自己一番代言後,觀眾已瞠目結舌,紛紛豎起大拇指點讚。
張果成作了個手勢示意觀眾不要喧嘩:“貧道以低調為根本,以兼濟天下為己任,故而趙員外竟舍近求遠,不知神仙遠在天邊,近在眼前。貧道著實不忍,便及時出手,為趙員外解惑。經我掐指一算,發現趙員外的生辰八字,跟悟山這一處十分和契,若是死後葬在此處,便是天作之合,福澤趙家一脈後代百年不止。”
“何謂應龍之象?”人群中有人問道。
“所謂天機不可泄露,貧道隻能說這麼多了。”張果成用了一個高音將“不可泄露”的“不”字吐了出來。
張果成又說道:“今天大家相聚就是緣分,貧道在此承諾,往後凡是來問卜吉凶福禍者,前兩名不收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