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什麼好呢(1 / 2)

第三章學什麼好呢

離長老三個的能耐很大,現在是渡劫初期。

雖說陳長老指導過他們修煉,奈何專攻的方向不同,陳紹隻是給他們指明了方向,說了點感悟,剩下的都是他們自己的事情。

離長老學習的是五行微義決,金木水火土,包羅萬象。五行微義決,故名思意,是功法所創之人的謙稱,研究的是五行,創造出的是微義。雖說是微義,然威力卻不可想象。五行微義決入門之後,就可以借助五行遁形,也就是說凡是有金木水火土其一地方,都可以借助著跑路。那個遁形的速度要看施法者本身的法術造詣了。修煉到中期,就可以召喚五行傀儡,幫助自己對敵。想想,對敵之時,本來是單挑,結果自己來了一句,五行微義,唯有所用,五行傀儡,現身!那就讓人實在受不了了。修煉到了最高層,到了融會貫通之境,連決都不用念,最多念一個字的真言,便如臂使指,指哪打哪,刀山火海,沙塵水牆林網,想什麼就來什麼。

陳思凡聽了半天離長老介紹自己的術法,石長老又親自演練了一遍術法給他看。這下離長老以為陳思凡要心動了,當初自己也是這樣麼心動來的,至今都沒有後悔。

陳思凡道,師兄,我練多久才到你的境界,就那樣伸手忽的一下,變出一個木頭人出來。

離長老聽見陳思凡來興趣了,道,以小師弟你的天資,隻要勤加練習,最多隻要五十年,就可以達到我的境界了。

陳思凡一聽就不樂意了,五十年,苦練五十年自己都成老頭子了,到時候隻會玩玩火指揮一下木頭人。

這個我不學,太慢了。

離長老聽了直翻白眼,這麼好的法術,你竟然不學。那你要學什麼?

陳思凡道,我想學威力大的,速度快的,隻要三天就可以學會的。

三天?三天口訣都記不下來。離長老道。

那我換一個學。

付長老修煉的是兵家法術,涉及麵很廣。天文地理,合縱連橫,陣法兵器,撒豆成兵,都在此列。學會了兵家的法術,嗬嗬,輕輕鬆鬆做個萬人敵。這個是學習其他法術都無法望其項背的。簡單點說,就是威力大,變化多。

陳思凡道,那我學會付師兄的法術,要多久?

付長老沉吟了一下,小師弟天資卓越,初窺門徑隻需十年,要到融會貫通爐火純青之境,隻要八十年。

陳思凡聽了直搖頭,三天能學會什麼?

付長老是個很認真的人,道,三天的話,小師弟你可以把兵法總綱看一遍。

陳思凡道,我換一個學。

秦長老的本事就格外不同一些,秦長老修煉的是儒家的術法。雖然說起來比較複雜,但是用起來就比較簡單了。儒家的術法的基礎是上古聖人的儒家經典,再加上曆代湧現出來的才能出眾者的創造,形成了各種各樣,豐富多彩的儒家法術。比喻說,在一個人麵對一群敵人時,你隻要飛速地在空中寫下一句戰鬥的詩句,你的各方麵能力都會顯著增強,當然時間不會堅持太久。比喻楚霸王有一首力拔山兮氣蓋世,那就是增強力量的。,比喻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還,就是增加鬥誌的。又比喻挽弓當挽強,擒賊先擒王就是戰術詩。

不過儒家的法術在顯耀大陸上並且算不上是主流,但就是因為雲仙派有了楚長老的緣故,儒家的法術在大陸上算是一般吧。

陳思凡想了想到,如果學幾句跑得快的詩,到時候隨手寫幾下,就有效果,這個可以學一點。

楚長老見陳思凡願意學,覺得很有麵子,紅光滿麵道,小師弟,我的這麼法術不用你主修,你隨便學一點有用的就成。你其實可以修煉陳長老的法術。

我爹的法術,他修煉的是什麼法術?厲害嗎?

陳思凡驚訝道,他絲毫沒有想過要去學他爹的法術,因為他爹也沒有絲毫要教他的意思。不過這門功法在雲仙派的這些太上長老的眼裏,就算不上是機密了。隻要他們有人想參閱,隨時都可以拿到原本。至於陳思凡要是想學的,也隻是點點頭的事。

楚長老嗬嗬道,陳長老修煉的是因果衍生法,這一法決威力無窮,世間萬物皆有因果,陳長老已經到了大圓滿的境界,可以循因果控生死,不限於時間距離。楚長老心裏想著,就是因為陳長老修煉的是這個法術,臨近飛升,才發現自己有一段情緣未了,於是才有了你這個小祖宗。

這個難學嗎?陳思凡問道,威力怎麼樣?

楚長老點頭道,這門法術是我雲仙派的鎮派絕學,你說厲害嗎?

陳思凡道,我要學,我要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