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克城號”中了3枚炸彈,一枚中在飛行甲板上,一枚穿過前升降舵,在很深的底層爆炸,一枚在它的大煙囪裏爆炸,炸壞了6個鍋爐中的5個,致使它在水上動彈不得。
這次襲擊,日軍損失了13架俯衝轟炸機和3架戰鬥機。
10點30分,友永文市大尉,又率10架魚雷機和6架戰鬥機對美艦發動第2次攻擊。友永的座機在襲擊中途島時,左翼油箱已損壞。地勤人員提醒他說:“友永大尉,你的飛機左翼油箱中彈,修理好還要一段時間。”
“沒關係,用右翼油箱就夠了。”僅用右翼油箱是單程飛行,出去就回不來了,深深後悔是自己要求第2次轟炸中途島的友永已下定了戰死的決心。
16架飛機飛向“約克城號”,8架魚雷機被美軍擊落,4架魚雷機開始攻擊又有3枚魚雷擊中“約克城號”,艦長巴克斯特海軍上校下令棄艦,在戰鬥結束後,這隻航空母艦由於受到一艘日本潛艇的攻擊而沉沒。
攻擊部隊回到“飛龍號”時,船上的飛機已寥寥無幾,除6架戰鬥機外,隻剩下5架轟炸機和4架魚雷機了,白天強襲已不能,山口決定黃昏時再進攻美艦。
下午2時30分,13架俯衝轟炸機又飛撲而來。“飛龍號”向左轉彎,連續躲過了敵3次攻擊,但更多的美機俯衝下來。兩枚炸彈擊中“飛龍號”,甲板上中了一枚,發電機中了一枚,爆炸的威力將前甲板掀了起來,不久引爆了炸彈和魚雷,以及汽油,隨著一聲巨響,火勢進入艙內,已無法挽救了。
800名幸存者撤離“飛龍號”,山口用布把自己綁在艦橋上,與“飛龍號”同歸於盡。
在南雲的艦隊遭到轟炸以前,山本五十六的主力艦隊距南雲艦隊約有500海裏。山本的司令部並不知道南雲的艦隊反複換裝炸彈,浪費時間,使艦上一片混亂的狼狽情況。
最初,在“利根”艦派出的4號偵察機發回航空母艦的報告時,山本的聯合艦隊司令部也接收到了。山本和他手下的參謀們聽說有一艘航空母艦處在日艦的攻擊範圍之內。感到很高興,以為這就是他們一直在尋找的美特混艦隊,他們認為,隻要這時南雲馬上下令第2次攻擊波起飛,就可以擊沉敵艦,取得勝利,山本不知道此時飛機已換上了陸用炸彈。山本有點疑惑地問首席參謀黑島。
“你是否認為我們應當命令南雲馬上攻擊美航空母艦,我想最好立即下達命令。”
黑島提醒山本說:“南雲已準備拿出一半航空兵力來攻擊美航空母艦特混艦隊,也許他已經在準備進攻了。”於是山本就將此事擱下了。黑島後來一直為自己在這一場合說的這番話感到痛悔與內疚,這使山本失去了以自己的命令挽救南雲機動航隊命運的機會。
中途島大海戰,由於山本部署上的失誤,使日本損失了4艘航空母艦,1艘重巡洋艦,322架飛機,並使3500名日軍喪生,其中包括100多名不可多得的一流飛行員。
一向被稱為優秀的指揮官山本五十六除了他部署上的失誤外,還有另一重大失誤。海軍軍令部在艦隊啟程駛往中途島之前的5月1日,決定改變原來使用的“呂密碼”和亂數表,但由於一直忙於組織協調中途島的作戰行動,根本沒來得及去顧及如何使用新密碼和分發密碼冊的問題。以致把使用密碼的日期從原定的5月1日推遲到6月1日,這樣,使美軍情報小組得以掌握日軍的行動。
中途島的失誤使日軍受到重大損失,改變了日美力量對比,成為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
評析
作戰中的奇襲,就是在敵軍毫無防備時,出其不意地發動進攻。兩軍交戰中,呼前攻後,聲東擊西,敵人摸不清我們所攻擊的目標,無法防備,這樣才能取勝。兵法曰:敵虛則我必為奇。縱觀中途島大海戰,尼米茲正是利用了山本五十六毫無戒備的致命弱點,充分利用山本五十六在策略上的失識,出其不意,一擊得手,使日軍得到重創。曆史總有驚人的相似,想當年山本五十六也是巧用了“出其不意”的戰術,在珍珠港重創了美軍太平洋艦隊。而尼米茲也終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之身”也。
6.攻心為上,張居正提拔逆臣之子
明朝莊浪地方部落首領魯麒,本為守甘肅的副將,他向朝廷要求當大將而沒有獲準。魯麒倚仗自己部落強大,向朝廷示威,擅自離開副將的守邊崗位,而自行回到莊浪部落,以孩子幼小為理由而請假不守邊了。麵對這種情況,朝中有人主張封他為大將,有的主張把他召到京城,給他封地,唯有尚書劉大夏說:“魯鹿其殘暴肆虐,不善於管理部落的人民,他不會有什麼作為的。然而他又沒有犯罪。現在如果授他大將官印,不合朝廷的法規。如召他到京城,他如果不來,則有損於朝廷的威嚴。”於是不理他,疏遠他,另外表彰他的先世對朝廷的忠貞,而聽任他在家賦閑。就這樣,魯麒自覺沒趣,心情憂鬱而病死。
違犯了國法的黔國公沐朝弼(駐守雲南)應當被逮捕,朝中商討此事時大家都覺得為難,都說朝弼有上萬訓練有素的軍隊,逮捕他怕引起士兵不滿,激起邊疆少數民族的反叛,張居正提升了朝弼的兒子後,派一名使者去把朝弼逮捕了,士兵都不敢動。把朝弼逮到京城,又請求皇上免去他的死刑,並把他囚禁在南京的大牢裏。人們都為居正的計策而高興。
表彰魯麒先輩的功績,使他內心感到慚愧,而怨恨朝廷不給他大將職位的意見又不能說出來。提升朝弼的兒子則安定了人心,也使他們對家園的思慮之心重了,困擾對方或捆住對方的手腳。這兩件事處理的著眼點都是把國家的安定放在首位,其他則次之,有區別就體現了政策,體現了主次。
評析
“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後來治蜀要深思。”
武侯祠上的這副楹聯集中表達了諸葛亮的思想。
為了攻心,張居正不惜提拔逆臣之子。這在一般人是難以理解的。就是能理解,也很難有耐心做到。所以,運用這種策略,必須有遠大的眼光和過人的耐性,否則是不能成功的。
當然,張居正之所以敢提拔逆臣之子,還有賴於政治上的絕對優勢。由此看來,攻心還得與攻力結合起來,或者說,攻心有賴於攻力,文鬥有賴於武鬥,禮有賴於兵,政治有賴於軍事。
不過,攻力、武鬥、兵、軍事都隻是手段而不是目的,隻有攻心,隻有政治才能長治久安。
後世演這一類戲的人就太多了,可以說是舉不勝舉,直到現代。
無論如何,作為一種智謀來說,攻心為上還是值得重視的,哪怕是在你的日常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