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決定活法:走向卓越必備的8種能力 直麵阻礙的魄力

他山之石

困厄逆境的砥礪和生活強者的駕馭,恰如正電和負電,一經碰撞,駕馭者就能觀賞到自己勝利的火花。

法國總統戴高樂曾說:“困難特別能吸引那些堅強的人,因為和困難擁抱時,它更能讓你清楚地認識自己。”

中國人民解放軍之所以成為舉世矚目的無敵之師,是從誕生那天起,也是從還被稱為“紅軍”的時候起,就曆經無數艱難險阻的考驗,人民軍隊在困難中不僅沒有削弱,反而在一次次的磨煉中發展壯大,最終取得了中國革命的勝利,建立了偉大的新中國。

1927年在國民黨反動派血腥的鎮壓和屠殺下,紅軍建立了自己的軍隊;1930年年底紅軍在國民黨反動派的大規模“圍剿”中不但打敗了敵人的屢屢進攻,而且擴大了根據地;1934年在舉世聞名的長征中,麵臨天上成隊敵機的輪番轟炸、地上數萬敵軍的圍追堵截,還有惡劣險峻的自然環境,我們的正義之師硬是憑借一雙雙厚實的大腳板,艱難跋涉二萬五千裏,縱橫十一個省,最終實現大部隊的勝利會師,創造出人類戰爭史上的奇跡。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隻等閑。”征途上的艱辛沒有阻止人民軍隊前進的步伐,反而成了紅軍磨礪自身的大石,磨出了官兵崇高的信仰、打贏硬仗的本領、無所畏懼的革命豪情、舍我其誰的霸氣和藐視一切阻礙的信心,磨礪出英勇的無敵之師、偉大的事業和人民的幸福。

因此,對於每一個想成就大業的人來說,逆境並不隻是壞事,它是磨礪石,它可以砥礪人的品格、才幹和膽識,可以激發人們奮發向上的毅力和勇氣。很多人,具備“大有作為”的才智,卻從不會向困難挑戰,沒有充分的磨煉,沒有發動起來其內在的潛伏能力,而終生默默無聞。

麵對阻礙時,你首先需要的是直麵它的魄力。

日本推銷之神原一平的座右銘是:“銷售是一項報酬率非常高的艱難工作,也是一項報酬率最低的輕鬆工作。所有的決定均取決於自己,一切操之在我。我可以是一個高收入的辛勤工作者,也可以成為一個收入最低的輕鬆工作者。銷售就是熱情,就是戰鬥,就是勤奮工作,就是忍耐,就是執著的追求,就是時間的魔鬼,就是勇氣。”因此,工作的困難與否則完全取決於你的想法和態度!

“自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是一條普遍的規律!無數成功人士的經曆都是明證,他們都經曆了比普通人多得多的磨難。美國前總統林肯是在經曆無數的失敗後才成功當選為美國總統;被人譽為“樂聖”的貝多芬一生遭到數不清的磨難困苦,幾乎逼得他行乞,他並未一蹶不振,而是向命運發起“挑戰”在生活最悲痛的時候,寫出了最偉大的樂曲。

他們的魄力來源於自身對於困境的著眼點,來源於自身對實際問題的想法。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精良的斧頭、鋒利的斧刃是從爐火的鍛煉與磨削中得來的。林肯經曆了那麼多的失敗,給了他充足的教訓,從而取得巨大的進步,為最後的成功鋪平了道路;貝多芬用自己的行為作了最精彩的注解。他的話語更顯示了他對不公命運的藐視和對自己才華的信心“公爵,你之所以成為公爵,隻是因為你偶然的出身,而我成為貝多芬,則靠我自己。”

“不經風雨怎能見彩虹,不涉險灘又怎入平江。”在工作中也是如此,艱巨的任務不但不是壞事,反而會成為你提高自我、挑戰自我、超越自我的絕佳機遇。“苦難是一所最好的學校”,如果你一直做同樣的工作,做沒有挑戰性的工作,那你隻是重複你自己,你並沒有多少提高,你扼殺了自己的天賦和潛能,你隻能通向碌碌無為的人生路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