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藝術(藹力斯作品的精華)》
(赫伯特夫人編)
前幾年當代散文家Logan Pearsall Smith曾把美國哲學大家George Santayana的著作裏最精粹的部分集做一本書(Little Essays of George Santayana, Santayana)的著作卷帙浩繁,奧妙精深,念他書的人本來不多,經這麼裁剪揀選之後,人們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看到這位給希臘精神所滲透的老頭子全部思想,而且所讀的都是他那絕好的珠圓玉潤,氣魄回轉的文章,因此Santayana的精神能夠普及於一般素人(Layman), Smith先生真是做了無量功德。
現在赫伯特夫人對於藹力斯的作品也施以同樣的工作。藹力斯真可說是一個“看遍人生的全圓”的人,他看清愛情,藝術,道德,宗教,哲學都是人生的必需品,想培養人生藝術的人們對於這幾方麵都該有同情的了解和靈敏的同情。他又認明這各門裏麵有許多的衝突,他以為最良好的辦法是保持一種平衡,讓我們各種天性都得到自然的發展,而且沒有互相摧殘。比如談到性的問題,他說:“我們若使想得到適當的節製,我們一定要有適當的放縱才成。”他又說:“若使你要做個‘聖’Saint,你起先應該是個非‘聖’的人物才行。”他對於我們的行為,也主張一麵要照著知識,一麵要顧到本能。他這種兼含並包的精神的確是可佩服,也隻有藹力斯學識那麼淵博,才能夠保持這樣的態度,他在《斷言》Affirmation裏說:“生活始終是種藝術,是種每個人都要學的,而誰也不能教的藝術。”然而藹力斯還是諄諄不倦地告訴我們應當要怎樣地講究生活藝術。這個矛盾的地方正是他最大的平衡。在當代作家裏隻有高爾斯華綏Galsworthy的心境是這樣地看透人生一切的紛紜錯雜,而下個分量適中的判斷。
有些思想家的文筆一清如水,他的意思是狂濤也似地一直湧下來,羅素就是個好例子,這類的文章不宜於選出一段段來集在一起,反把思想的來龍去脈同氣魄弄丟了。但是像藹力斯這樣子思想沉重,又常常有意味無窮的警句,那是最宜於這種采取精華的辦法。我們可以靜躺在床上,讀一小段,細味半天,這真不下於靠著椰子樹旁,懶洋洋地看恒河的緩流,隨著流水而冥想的快樂。
這本書惟一的毛病是所表現藹力斯思想的方麵太少了。全書分五章:愛情,藝術,道德,宗教,哲學。每章中間編者總是隻著意於一兩個論點,關於這些論點的選得特別多,其餘大概忽略過去。藹力斯的意見非常多,對於每一件事情,總是從各麵著想,沒有疏漏的地方。可是這本書所給我們的印象卻好似藹力斯的主張隻有幾個,同我們讀完他的傑作《人生的跳舞》後的印象絕對不同。不過這或者因為篇幅所限的緣故,赫伯特夫人這副普及“一個最開通的英國人的思想”的苦心是要感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