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李賀詩雜記
李賀箜篌引“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兩句,借月作喻,然吳質與月桂無涉也。按段成式《酉陽雜俎》卷一雲:
舊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異書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樹創隨合。人姓吳名剛,西河人,學仙有過,謫令伐樹。
據此,吳質當為吳剛之誤。
張固《幽閑鼓吹》雲:
李賀以歌詩謁韓吏部,吏部時為國子博士分司,送客歸極困,門人呈卷,解帶旋讀之,首篇雁門太守行曰:“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卻援帶命邀之。
今傳金刊本,“日”字作“月”字。按《文苑英華》卷一九六,亦作“日”字;據此,月字必誤。如係月字,則此句當為“甲光向月銀鱗開”矣。
楊生青花石硯歌“數寸光秋無日昏”句,“光秋”當作“秋光”,《全唐文》卷八二吳融《古瓦硯賦》雲:“陶甄已往,含古色之幾年,磨瑩俄新,貯秋光之一片”,可為一證。王琦注本雲:“光秋,姚經三本作秋光”,宋蘇易簡《文房四譜》卷三《硯譜》四之辭賦,引此詩亦作“秋光”,可見舊本原不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