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鞠躬感謝書友哈爾法打賞支持。本周無榜單無廣告推薦,收藏成績慘不忍睹,但書友們依然能投票支持,感恩於心,拜謝各位不離不棄!
……
轟炸,持續了將近一整天。
在三角洲戰區指揮部的策動下,空軍部隊充分利用了怪獸嗜血貪食的特性,不斷的利用運輸機拋投色香味俱佳的海蜥血肉,更播撒增味劑,引誘各種怪獸前去捕食。
然後再由轟炸機大規模投擲燃料空氣炸彈滅殺,或者是由戰鬥轟炸機低空投下更為高級的溫壓彈,在小範圍內形成局部超高壓,利用高壓衝擊和窒息效應,大量殺傷怪獸。
總之,多個批次反複如此循環,以至於整個白天航空兵基地內都是一片忙碌。
由加油機提供油料保障,可以不間斷巡航的空中預警機,在借助布局羅湖盆地上空的一架架無人偵察機和飛艇,確定盆地內怪獸所剩不多之後,轟炸行動終於宣告結束。
消耗了不少彈藥油料等物資的此次轟炸行動,甚至還出動了地麵導彈部隊,其目的並非隻是支援ER任務那麼簡單。
通過此次行動,華夏軍團首次驗證了中程地對地導彈的實戰性能,檢驗了公路機動、野外條件發射、陌生目標地域等多種條件下導彈的高精度命中率,加掛分導式核彈頭便是名副其實的殺手鐧武器之一。
同時,軍團也再一次磨合了空軍多要素一體化的遠距離協同轟炸模式,讓無人觀測、空中預警、通信保障、遠程指揮、後勤保障等,得到了實戰演練。
當然,最重要的是,通過這次規模空前的持續性‘誘導’式轟炸,在羅湖盆地周邊的怪獸遷徙進入盆地之前,ER任務的實施,將不可能麵臨大規模怪獸的群體攻擊。
消除了威脅任務安全的最大障礙,接下來,自然該輪到石油勘察隊及其武裝護衛力量登場了。
白天,空軍忙著轟炸的時候,10支特戰小隊就已經和3石油勘察隊,召開了臨行前的最後一次會議。
任務最高指揮權,當然還是由戰區指揮部負責,但抵達任務區域之後,3支石油勘察隊卻是要在不同的位置展開勘探作業。
為了確保安全,每支勘察隊將有2個特戰小隊負責保護,剩餘4支小隊中,2支負責外圍機動巡邏警戒,另外2支則部署在距離三支勘察隊最近位置,作為機動支援力量留守。
會議結束後不久,在由3支石油勘察隊隊長檢查確認之後,直接空投的器材裝備很快起運,基地內準備用12架運輸機分為2個波次,每次6架,分別為三個勘探點空投重型裝備。
夜間空投落地的這些裝備,不是鮮活獵物,自然顯然不會被怪獸偷食,所以運輸機機群更多的是需要考慮,如何精確完成空投,減少物資收攏的困難度。
第一批6架運輸機起飛的時候,3支石油勘探隊也回歸宿舍,做出發前的最後準備工作。
或許是因為深受ER工作組信任,在戰龍特種作戰大隊綜合成績排名中,長期霸占冠亞軍位置的第1小隊和第3小隊,成為了兩支機動巡邏的小隊,而他們也是僅有的2支重裝空投作戰部隊。
午夜的蒼穹清澈如洗,繁星點綴,耀眼閃爍。
燈火輝煌的航空兵基地內,即將出發的第1和第3小隊正在做最後的檢查準備工作,2架戰略運輸機打開了後艙門,地勤人員將一輛輛空降車輛準確無誤的送入機艙內固定就位。
背上沉重的降落傘包,帶上必要的武器裝備,每個人都顯得有些‘臃腫’,再由地勤人員一一檢查無誤後,各小隊開始陸續登機。
而不遠處,寬闊明亮的大型機庫內,一架架大量采用複合材料製造的滑翔機,一大批技師正在最後檢查它們的無人駕駛設備、地形匹配雷達、紅外夜視、聯合戰術通信等等設備,同時也將不少的裝備物資裝入滑翔機內。
羅湖盆地距離三角洲戰區1100公裏,一片原始蠻荒之地,自然沒有可供大型固定翼飛機起降的機場,甚至連適合戰術運輸機野外起降的硬質地麵也沒有,為人員的進入和物資的輸送,帶來了不小的困難。
今晚,空軍將出動大量的戰略和戰術運輸機,以空中傘降空投和釋放滑翔機的方式,將作戰人員和物資送入羅湖盆地。
而並不具備夜間跳傘能力的3支石油勘察隊,則已經前往了海軍港口基地,他們將搭乘4架水上飛機前往羅湖盆地,而為水上飛機提供油料保障的2架空中加油機也已經整裝待發。
選擇在午夜時分重裝空降,最主要的原因是大部分的怪獸都是白天活動夜間休息,如果選擇早上空降下去,那就極有可能遭遇早起覓食的怪獸。
除此之外,航空兵基地起降能力有限,白天起降頻繁,相對而言,夜晚基本不管控起降架次,空域走廊也十分幹淨。
很快,第一批勇闖羅湖盆地的2支特戰小隊,搭乘的2架戰略運輸機轟鳴咆哮,4發渦輪引擎迸出震耳欲聾的聲響,在橘黃色的航燈照耀下,兩架龐然大物經輔道緩緩來到兩條跑道一端,隨著塔台起飛命令的下達,轟鳴聲頓時猛然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