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8章 金屬骨骼(2 / 2)

拎起一對總重100公斤重的啞鈴,淩皓也健步如飛,若不是金屬骨骼發出哢吱哢吱的聲響,都會誤以為淩皓本來就是個大力士。

有了淩皓做表率,原本還有些厭惡不喜的隊員們,很快就歡天喜地的開始接收奇形怪狀的‘金屬骨骼’。

不到十分鍾,全隊154人就集體換裝完畢,一個個興高采烈的纏著科研人員問這問那。

這套裝置研發初衷,就是為了增強士兵的戰場搬運和負重能力,以便於攜帶更多的裝備遂行作戰任務。

在第一次登陸失敗,遭遇如潮水般的蟻蟲大軍攻襲之後,實驗室就加快的研發進度,隻求能讓士兵們能夠裝備更凶猛的自動武器,攜帶更多的彈藥。

所以,這套裝置原理是很簡單的,通過感應器采集士兵的動作,經高速處理器處理之後,由燃料電池為得到指令的電動伸縮杆提供澎湃動力,幫助士兵完成各種動作。

領取裝備之後,每一個小隊都配屬了兩名科研人員跟隨測試。

淩皓帶領第一小隊很快結束了地下基本動作測試,來到射擊訓練場,準備進行武器射擊測試。

在與怪獸作戰中,火力打擊往往更加強調‘快準狠’。

射擊反應必須更快,準確度要更高,而且殺傷力還要足夠凶狠。

與漫山遍野的蟻蟲大軍作戰,讓部隊意識到火力連續性極為關鍵,而與來自海洋的巨型怪物海蜥廝殺,又讓部隊認識到火力的凶猛極為重要。

小口徑突擊步槍的子彈初速太高,穿透性雖然可以,但殺傷力卻顯得不足。

手榴彈是屬於近戰投擲武器,三五十米的投擲距離很難形成大規模殺傷效應,而且往往怪獸們行動迅猛,幾十米的距離眨眼就沒了。

於是,大口徑和高射速的武器裝備受到歡迎,特別是12.7毫米口徑的重機槍和反器材狙擊步槍、25毫米和35毫米口徑的自動/多管高速機關炮、7.62毫米和12.7毫米口徑的多管速射機槍等。

這些裝備都以大口徑、高射速著稱,殺傷力威猛,擁有鱗甲防護的雙頭狂蟒和巨怪海蜥,以及皮肉厚實的霸龍和鱷魚巨獸,它們都承受不起這樣的威猛摧殘。

隻是……

問題的關鍵就在於彈藥的消耗,以7.62毫米口徑的6管速射機關槍為例,麵對如潮水般的蟻蟲大軍,以每分鍾數千發的射速可以形成絕對死亡彈幕,橫掃一片綽綽有餘。

但問題是,除了大口徑反器材狙擊步槍可以單兵裝備,像淩皓還能夠用它作為主武器,而其他恐怖大殺器讓單兵使用,在此之前隻能是不切實際的幻想。

不管是機關炮還是速射機槍都典型超重,遠遠超過了士兵的作戰承重範圍之外,更不用說它們一旦開火,那囂張霸道的後坐力,絕對是人體肌肉骨骼的噩夢。

而如今,擁有了‘金屬骨骼’的協助,早就忍不住要嚐試炮狙的玩命,第一時間就把淩皓的狙擊步槍借去暢爽一番。

砰!

砰砰!

槍聲爆轟,連綿不絕。

直接以站姿,端起沉重反器材狙擊步槍的玩命,相當愜意的接連拉動槍栓、上膛、擊發,強大的後坐力都已經交由‘金屬骨骼’承受,他隻需要做的就是不斷的扣下扳機。

而淩皓則直接去玩起了大殺器,拎著一挺原本車載的12.7毫米大口徑重機槍,噠噠噠的對準幾百米開外的鋼質目標靶狂掃。

隊長和副隊長都秒變超級戰士,其隊員也立馬效仿。

很快,以前單兵絕不敢折騰的重武器,全部都拉上來,綽號‘飯桶’但更應該稱之為‘肉塔’的**範紹輝,是最為凶悍的。

拎著一挺7.62毫米口徑的加特林速射機關槍,滋滋滋的瘋狂掃射,直接將一輛報廢的越野車揍得千瘡百孔。

而熱衷於冷兵器的代勵,則拿出了他典藏的一把鋒利砍刀,將人體外骨骼戰甲的功率輸出至百分之百,噗的雙手握柄猛砍,粗大的訓練用抬木直接被攔腰砍斷成兩截。

當然,鑽研定向爆破的陳家強也沒閑著,狠狠扔出的手雷,直接在一百多米外轟然爆炸,而不借助輔助直接扔,頂多35米左右。

各種裝備輪番上陣,仿佛一支裝甲部隊正進行射擊訓練,機炮轟殺、彈雨如幕,在‘人體外骨骼戰甲’的輔助下,每個人都像是開了外掛一樣,戰力倍增。

連綿不斷的測試一直持續了整整三天,除了大量消耗彈藥和燃料電池之外,士兵們還被要求穿戴‘金屬骨骼’,完成了強負重武裝越野、泅渡、直升機機降、跳傘、駕駛等等科目。

耗光報廢不少燃料電池,在集體更換第三批實驗裝備後,總算迎來了最後的驗收科目,實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