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登封客棧(1 / 3)

第一章登封客棧縱觀千古,趙宋雖然前所未有的富庶,卻也開了中原王朝向外族卑躬屈膝的先河。思及強漢盛唐,其中變化,讓人頗多感慨!話說自太祖黃袍加身至今,趙家人已經坐擁中原大好江山一百多個春秋了!當今的天子,乃是神宗皇帝的十一子,從哲宗手中接過皇位的宋徽宗。徽宗雖是神宗的兒子,皇位卻不是從神宗那裏得來.並非嫡子的他本無染指皇位的可能,奈何他那短命的皇兄雖然一世英明,卻隻活了二十四歲,年紀輕輕便撒手人寰,與他父皇相會去了。哲宗年紀輕輕,還不曾留下什麼子嗣,無奈的趙家人隻好從神宗的皇子裏重新選出一位接掌天下。不知還在哪家酒肆廝混的徽宗趙佶,就這麼不明不白登上了皇位。此時已經是宣和元年,算起來趙佶已執掌天寶十七年之久了,到如今趙家人也漸漸明白當初的決定是多麼荒謬,短短十幾年,趙佶已將父兄辛苦積攢幾十年,相當於當時世界百分之七十的財富揮霍的一幹二淨。完全沒有政治天賦的他直接將朝政扔與蔡京童貫之流去處理,整日飲酒作畫,卻不想蔡京童貫阿諛奉承的本事不小,敗壞朝綱的本事更大,加上連年的天災,此時的宋王朝境內開始起義不斷。此時朝臣們的心思全被國內的天災人禍所吸引,完全不知周邊諸國,早已磨刀霍霍,隨時準備在富庶的大宋身上宰幾刀。且說河南嵩山腳下,有座令無數宋朝學子向往的學府,喚做“嵩陽書院”。雖然如今的宋王朝充滿了外憂內患,但得益於幾朝大儒言傳身教,如今的趙氏天下,卻是人人盡知孔孟,人人皆讀《論語》。在宋王朝的版圖中,各種各樣的學院可以說是不計其數,嵩山腳下的這座書院,卻依然能力壓群雄,排在天下諸書院之首,與嶽麓山的嶽麓書院、江西九江的白鹿洞書院、河南商丘的睢陽書院並稱當今四大書院。像是範仲淹、司馬光之流,都曾在這座書院中講課授學。且不說這書院如何了得,卻說這嵩陽書院的門前,有座不起眼的小店,喚作“登封客棧”。客棧並不算大,生意卻很不錯,專做那些在嵩陽學院讀書的豪門公子的生意。能進這嵩陽書院的的書生,除了一些有真才實學的,剩下的便全是河南開封一帶的豪門子弟,這些少爺公子年紀不大,出手卻很闊綽,吃飯喝酒從不找零,若是遇到什麼高興事,打賞幾貫銀錢都屬常有。雖然嵩陽學院的學生並不算太多,一月下來卻也能讓這客棧的主人賺個盆滿缽溢,生生賴定了這塊寶地,從沒動過搬遷的念頭。

卻說這小店雖然名為登封客棧,裏麵經營的卻不隻是客棧的生意,由於附近隻有這家店鋪還像些樣子,嵩陽學院中那些自恃身份的公子哥們,很少有光顧其他店鋪的,幾乎是前腳邁出學院的大門,後腳便踏進客棧之中。客棧的老板自然不嫌錢多,但凡能和這些這些少爺公子沾上邊的生意,客棧幾乎都有經營,上至衣食住行,下至筆墨紙硯,字畫書籍,長衫紙扇,在這客棧中都能買到。學院周圍倒也有幾十戶人家,都是祖上就在嵩山腳下定居的普通百姓,自這嵩陽學院建成後,這些人家的日子卻也好了許多。對嵩陽學院,周圍的百姓還是打心眼裏感到自豪的。和這麼多讀書人住在一起,天長日久,身上也平添幾分貴氣。隻是學院門前那座登封客棧,大家可就沒那麼喜歡了,怪隻怪客棧的主人太不地道。說來也氣人,登封客棧的主人喚作錢萬兩,原本也是這嵩山下的普通人家。錢萬兩的本名可沒這麼“富氣”,這名字還是有了些家財之後取得,原來的名字叫什麼,周圍的百姓明麵上一般都不敢說,可是回到自家之後,還是會叫他田三畝。自打客棧建成,慢慢有了些家財之後,錢萬兩為人便倨傲了起來,不但大逆不道地改了自己的姓氏,漸漸地竟看不起以前的鄉鄰。幾年來,登封客棧慢慢有了個不成文的規矩:除了學院裏的讀書人,客棧誰的生意也不做!其實周圍除了嵩陽學院的學生,也就那幾戶人家了,這規矩雖然氣得周圍人家心中忿忿,無形中卻使得客棧的生意越來越好,每次走進客棧,嵩陽學院的學生們便有種高人一等的感覺,出手自然更闊綽些。鄉親們暗地裏的罵聲錢萬兩是不曾聽到,便是聽到了,也隻當別家的狗放屁,學院中那些讀書人罵他的時候,他也是這樣安慰自己。隻是錢萬兩今日出門前似乎沒有看黃曆,登封客棧開業五年,終於迎來了“史上”第一批惡客……錢萬兩如今歲數也不小了,早已沒有了年輕時的精力,如今已經日上三竿,他才懶懶地跺出家門,如今在客棧中看管生意的,卻是剛雇了半年的小二。店中小二卻也機靈,摸準了錢萬兩每天出門的時辰,總是早一柱香的功夫打開店門,麻利地擺下桌椅,等錢萬兩進門時,他已經將一切收拾妥當,既不因偷懶挨罵,也不比對方少睡多長時間。今日起得晚些,算算掌櫃的已經在路上,小二放下桌凳,正要擦抹幹淨,便聽店外傳來一陣惡狠狠的罵聲,聽那話語定不是學院那些文鄒鄒的讀書人,可周圍十幾戶人家小二都熟悉,卻沒聽過這聲音。“他奶*奶的,這少林寺到底在哪裏?老子已經將這嵩山轉了一圈了,別說寺院,連一個光頭都沒看到!”小二放好手中的條凳,循著話聲向客棧的門口瞧去,隻是這一瞧卻差點嚇破了他的小膽,隻見三條赤著膀子,手中提著兵器的惡漢正罵罵咧咧地向客棧走來。已經做了半年夥計的小二自然知道客棧的規矩,店門口這三人怎麼看都不像是讀書人,按說是決計不能進店的,隻是此時讓小二上前去與他們講這規矩,那更是萬萬不可能,看到這三人第一眼,小二便下意識地向後退了一步,想要躲進後院,隻是想起客棧裏隻有他一人,若是客棧有什麼閃失,雁過拔毛的掌櫃的肯定會把這帳全都算在他的頭上。眼前這三人雖然有些駭人,但與掌櫃的嘴臉一比,還是稍稍和藹一些的,小二遲疑了下,站在那裏沒動,有些畏懼地看著三個惡漢進了客棧。現在剛開春沒幾天,河南還冷得嚇人,套著年前新做的棉襖,小二還不時感到陣陣涼意,這赤著膀子的三人卻好像不知道冷熱似的,不但上身不著片縷,便是下身也隻穿著件薄薄的長褲。三個家夥一看就不是善類,****的上身密密麻麻的,全是鼓囊囊的肌肉疙瘩,看得小二直咽唾沫。更可怖的是這三人每人身上都有四五條傷疤,像一隻隻肉色的大蜈蚣般,趴在三人的胸腹要害。“別發牢騷了,若不是你嘴巴碎,咱們也不會弄成這副模樣!”三條大漢兩高一矮,高些的兩位都扛著一把五尺長短的九環刀,刀柄是一隻黑色的虎頭。矮些的大漢手裏提著根兩指粗的銅棍,走路的時候往地上輕輕一杵,便是“嗵”的一聲悶響,一聽便知道分量不輕。說話的是那提著銅棍的矮壯漢子,似乎是三人中的老大,走在其他兩人身前。嗬斥了身後二人一句,掃了眼客棧的牌匾,便當先走了進來。小二何時見過這陣仗,雖然這嵩陽學院就建在嵩山腳下,離那號稱天下武宗的少林寺隻有短短十幾裏,可學院周圍的這些農戶卻都是些地地道道的莊稼漢子,唯一有些武力的,就數村頭靠打獵為生的李老爹,其他的人這輩子,怕都沒拿過超過一尺的菜刀。至於學院裏的那些公子哥,小二已經選擇性地將他們忽略,讓他們吟詩作賦還行,要說打架,怕連年紀尚小的小二都敵不過。瞄了眼大漢肩頭的九環刀,小二再次咽了口唾沫,讓那些書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