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 紹興十年

朝廷得諜報,虜人果有意叛盟,賜禦劄,令飭備。

昨因虜使至,慮傳播不審,妄謂朝廷專意議和,是用累降旨,嚴飭邊備。近據諸路探報,虜人舉措,似欲侵犯。卿知謀精審,不在多訓,更須曲盡關防,為不可勝之計,斯乃萬全。朕比因傷冷作疾,凡十日不視朝,今則安和無事。慮貽卿遠憂,故茲親詔,想宜知悉。

夏五月,虜人大舉入寇,先臣聞警,即奏乞麵陳機密。會已詔與諸大帥進兵,賜禦劄不許,趣先臣乘機破敵,仍問至計。

覽卿來奏,欲赴行在奏事,深所嘉歎,況以戎事之重,極欲與卿相見。但虜酋在近,事機可乘,已委卿發騎兵至陳、許、光、蔡,出奇製變,因以應援劉錡,及遣舟師至江州屯泊。候卿出軍在近,輕騎一來,庶不廢事。卿憂國康時,謀深慮遠,必有投機不可淹緩之策,可親書密封,急置來上,朕所虛佇也。遣此親劄,想宜體悉。

時河南盡陷,複詔趣先臣與諸大帥進兵。賜禦劄,令乘機措置招納。

金人過河,侵犯東京,複來占據已割疆。卿素蘊忠義,想深憤激。凡封境事宜,可以乘機取勝,結約招納等事,可悉從便措置。若事體稍重,合稟議者,即具奏來。付卿親劄,想宜體悉。

劉錡據中麵昌以抗虜,先臣奉詔,即遣張憲、姚政赴敵。未至,複賜禦劄,命應援關陝、河北,以圖京師。

金賊背約,兀術見據東京。劉錡在順昌,雖屢有捷奏,然孤軍不易支吾。已委卿發騎兵策應,計已遣行。續報撒離喝犯同州,郭浩會合諸路,扼其奔衝。卿之一軍,與兩處形勢相接,況卿忠義謀略,誌慕古人,若出銳師邀擊其中,左可圖複京師,右謀援關陝,外與河北相應,此乃中興大計。卿必已有所處,唯是機會不可不乘。付此親劄,想宜體悉。

先臣既遣張憲、姚政至順昌、光、蔡,援劉錡,具以奏聞。未至,六月複賜禦劄,趣遣兵。

劉錡在順昌府,捍禦金賊,雖屢殺獲,其賊勢源源未已。卿依已降詔旨,多差精銳人馬,火急前去救援,無致賊勢猖狂,少落奸便,不得頃刻住滯。六月六日巳時。

先臣之奏未至,複賜禦劄,趣遣兵。

已降指揮,委卿遣發軍馬,往光、蔡以來,策應劉錡,以分賊勢。緣錡首與虜人相角,稍有衄,即於國體士氣,所係非輕。卿當體國,悉力措置,無致少失機會。付卿親劄,想宜體悉。

先臣遣張憲、姚政之奏既至,因複請詣行在所,麵陳機密。賜禦劄不許,令並力破賊。

覽卿奏,已差發張憲、姚政軍馬至順昌、光、蔡,深中機會。卿乞赴行在所奏事,甚欲與卿相見。緣張俊親率大兵在淮上,已降指揮,委卿統兵並力破賊。卿可疾速起發,乘此盛夏,我兵得利之時,擇利進取,候到光、蔡,措置有緒,輕騎前來奏事,副朕虛佇也。付此親劄,想宜體悉。

詔以先臣屢請覲,慮妨乘機,驛遣李若虛詣軍前議事。賜禦劄,令先臣審處機會,且諭以委任之意。

金人再犯東京,賊方在境,難以召卿遠來麵議。今遣李若虛前去,就卿商量。凡今日可以乘機禦敵之事,卿可一一籌畫措置,先入急遞奏來。據事勢,莫須重兵持守,輕兵擇利。其施設之方,則委任卿,朕不可以遙度也。盛夏我兵所宜,至秋則彼必猖獗,機會之間,尤宜審處。遣親劄,指不多及。

朝廷以順昌為憂,複賜禦劄,趣已遣之兵,仍令濟師。

累降詔旨,令發精銳人馬,應援劉錡。今順昌與賊相對日久,雖屢殺獲,恐人力疲困不便。卿可促其已發軍馬,或更益其數,星夜前去協助劉錡,不可少緩,有失機會。卿體朕此意,仍具起發到彼月日奏來。六月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