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伏羲求師祖師洞(1 / 2)

且說華胥帶著伏羲回到了部落,受到了族人的尊敬,伏羲也在族人的嗬護下逐漸長大。待伏羲七歲之時,太上來到伏羲所在部落,住在那裏為伏羲講道。伏羲頗具慧根,太上講道幾年,伏羲已經能夠體悟一些道法,能修煉法術。

人界的生活甚為不平靜,天災經常發生,一些惡獸也經常襲擊人族,每當天災來臨之際,人族總要飽受天災之苦,惡獸來襲之事,人族就有死傷。伏羲見人族疾苦,就找到太上道:“師父,人族飽受天災與惡獸之苦,可有解決之法?”

太上問道:“你可知為師教你道法有何作用?”

伏羲沉思片刻道:“體悟天道,修得正果,超脫輪回。”

太上點頭,伏羲接著道:“可人族如今生活疾苦,可有解決之法?”

太上歎道:“天道運行,實非我等修道之人可揣測。為師有一法寶,名叫八卦,可推知天下已發生之事,現在傳與你,也好了解天下所發生之災害,然後尋求解決之道。”

伏羲謝過太上,太上便將八卦之術傳於伏羲。伏羲得了八卦之術,整日推算,研究何處發生了天災,何處遭了惡獸襲擊,便組織族人前去救災,趕跑惡獸。

伏羲有了八卦之術相助,每當天災發生或惡獸來襲,總能帶著族人及時趕到,救了不少其他部落的人。其他部落的人見伏羲能算出何處發生了天災或出了惡獸,就推舉伏羲作為這幾個部落的共主。

又過了幾年,伏羲已將這幾個部落融合成一個大的部落。這天,伏羲帶著部落之人處理了一起天災,心道:“這八卦之術雖能測何處發生了天災或出了惡獸,卻不能預知吉凶禍福。若有一法可預測到吉凶,豈不是可讓人族趨吉避凶?再則我為人族幾個部落共主,如何才能領導這些人,使得人族繁榮起來?”

百思不得其解,伏羲又找到了太上,問道:“師父,我欲使得人族繁榮強大,可有治世之法?”

太上聞言皺眉道:“修道之人貴在順其自然,治世乃為逆天行事,為師也不通那道法。”

伏羲見太上也不懂治世之法,頓時苦惱不已。伏羲回答家中,整日皺眉不語,悶悶不樂,華胥見狀,問道:“兒啊,你可有什麼心事?”

伏羲歎氣道:“孩兒想讓人族繁榮強大起來,可老師說這是逆天行事,孩兒覺得甚為苦惱。”

華胥聽了也歎氣道:“母親我是普通人,也不能為我兒指條明路。”華胥又道,“當年聖母娘娘造我人族,人族又拜了聖祖與聖師,佑我人族。聖祖教人族鑽木取火、搭巢而居、搓繩製衣、打磨石器、結網捕魚,教給了人族生存之道,況且當年你出生之時,聖祖也前來探望,為你取名伏羲,道號太昊。當時你師父太上聖人與聖母娘娘女媧都向聖祖行禮,稱聖祖為師叔,或許聖祖可以解你心中煩惱之事,”

伏羲聽了華胥之言,想了一會,對華胥道:“母親,孩兒欲前往人族聖地首陽山,到那祖師洞祭拜聖祖,求聖祖賜孩兒治世之道,使得人族繁榮強大。”

華胥見伏羲解了心中煩惱,便笑道:“我兒盡管前去,想必聖祖能教你治世之道。”

伏羲拜別了母親,囑咐了部落一些事情,就收拾了行禮,隻身前往首陽山。伏羲不知翻了多少座山,跨過多少條河,終於來到首陽山下。伏羲看著巍峨的首陽山,心中升起一絲敬仰,想到在山頂可能學的治世之法,頓時忘卻了疲憊。伏羲從山腳開始,一步三叩頭向山上拜去。

當伏羲來到首陽山下之時,位於老君洞的太上、媧皇宮的女媧、方丈山的二少、方寸山的菩提祖師都感知到了。太上搖頭歎道:“你這又是何苦呢?修道之人貴在體悟天道,順其自然,人族的發展也講求順其自然,你如此做法,豈不是逆天行事?”女媧歎氣道:“兄長,我雖為聖人,卻隻能體悟天道,順應天道發展,無法得知天道變數,如何才能助你?”菩提祖師搖頭道:“妄圖探知天道變數,引導天道發展,難!難!難!”二少則笑道:“本帝說過太上隻能教你道法,順乎天道發展,想要在人族有所作為,必學治世之道,而治世之道則牽涉到天道的常理與變數,別人或許不能做到,本帝卻可以。念在你一片赤誠之心,本帝就助你成就一番事業。”二少隱了身形,來到首陽山祖師洞中,施了個變化之術,化為鴻蒙模樣,坐在祖師洞等待伏羲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