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馮億提出直接送給林峰,林峰沒有接受,讓商人馮億帶自己去買,商人馮億隻能答應。不過還是讓人上了茶,吩咐下人去準備午飯了,老大來了不吃飯怎麼行?
林峰沒有再拒絕了,在商人馮億家裏吃了個午飯,商人馮億就帶著林峰去了一個車行,他的自行車就是在這裏買的。
這個車行是一個洋人開的,除了自行車,連小車都有,全部是進口來的,可惜這個時代普及率低,小車政府機構和大富商才有興趣購買。
現在這個洋行是是請的國人在管理的,商人馮億認識這個掌櫃的,掌櫃的姓夏,商人馮億介紹了一番林峰,然後說明了來意,讓夏掌櫃的介紹一款自行車。
熟人介紹的,又很可能成交,夏掌櫃的立馬讓夥計去推了一輛自行車出來,介紹了自行車的信息。
鳳頭自行車,原名蘭令自行車,英吉利產的,因自行車車標上部的圖案與鳳凰的頭相似,故被稱之為鳳頭自行車。
夏掌櫃的詳細說了一番這輛自行車的各種參數,最後報了一個價格:六百新幣,還給免費加裝各種必要配件:鈴鐺、前後製動器,也就是刹車,車龍頭處加裝一盞白光燈,車後配備紅色反光石。
林峰沒有被夏掌櫃所說的的這些免費的東西給吸引,因為他所說的這些都是需要強製安裝的,因為果府出台了專門的自行車管理規定,隻要想在城市裏騎行,沒有這些被巡警抓到,會被處罰的。
林峰查看了一番自行車各個地方,沒有劃傷,用料也足,心裏很滿意,加上六百新幣也不貴,轉頭看了下商人馮億,商人馮億微微點點頭,林峰就去交錢買下了這輛,另外再讓夥計,推一輛出來,還需要買一輛,夏掌櫃的高興壞了。
兩輛自行車都買了下來,拒絕了夏掌櫃的邀飯請求,林峰和商人馮億一人騎著一輛自行車去了JC局,找到了錢意。
找錢意的目的就是快點辦好牌照,沒錯,這個時候自行車也有獨立的牌照,要是沒有掛上牌照,上路會被攔下罰款,另外還需要辦理駕照,和現代汽車管理差不多。
得知了老大林峰的來意,錢意讓手下去加急辦理了,還交了養路費,怪不得說自行車是普通百姓很難承受受得了的,很快兩輛自行車的牌照和林峰的駕照都辦理好了,真的是朝中有人好辦事。
林峰給了幫手錢意幾包煙,讓他給幫忙的手下發下去,就和商人馮億一起離開了。
自行車買好了,手續也辦好了,在外麵也沒有什麼事了,兩人就騎著自行車回到了95號四合院。
還想讓商人馮億留下吃飯,他還有事要忙,就要離開,林峰讓人端了一碗冰鎮酸梅湯出來,讓商人馮億喝了,消暑解渴,然後去攔了一輛黃包車過來,商人馮億坐上就走了。
林峰喊了女醫生李怡出來,一人一輛自行車推進了四合院裏,來到了中院,聽到動靜的女人們都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