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何厚鏵當選首任行政長官(1 / 2)

第15章 何厚鏵當選首任行政長官

1999年4月9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由籌委會副主任委員馬萬祺主持。

這次會議聽取政務小組、法律小組、經濟小組和社會文化小組工作情況的報告。

會議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屆政府、立法會和司法機關產生辦法的決定》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屆政府推選委員會具體產生辦法》,以無記名和差額選舉的方式選舉產生了185名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屆政府推選委員會委員。

其中,工商、金融界60人,文化、教育、專業等界50人,勞工、社會服務、宗教等界50人,原政界25人。同時,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有關決定,4名具有澳門永久性居民身份的澳門地區全國人大代表,都是推選委員會委員。

澳門地區全國政協委員以協商互選方式產生了11名推選委員會委員。

至此,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屆政府推選委員會的200名委員已全部產生。在澳門各界人士的積極參與和熱忱支持下,組建推選委員會的工作取得了圓滿成功。

在這次會議上,籌委會主任委員會議決定,1999年4月23日在澳門舉行推選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提名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任行政長官候選人人選。

1999年4月23日,對於澳門特區第一屆政府推選委員會委員來說,是一個永遠不會忘記的日子:推委會第一次會議當天在澳門召開。

推選委員會委員吳利勳說:

我昂首闊步早早來到會場,心中充滿自豪感和從來沒有過的揚眉吐氣的感覺。

當天16時25分,錢其琛宣布何厚鏵和區宗傑已獲得20位以上推委會委員的提名,他們的得票分別為125票和65票,成為特區第一任行政長官人選候選人。推委們對他們報以熱烈掌聲。

投票是在3時40分開始的。先是秘密寫票,投票後是公開唱票,電視現場直播。一切都是貫徹公開、公平、公正、民主和廉潔的原則,以確保能夠推選出眾望所歸、德才兼備的第一任行政長官。

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任行政長官的產生,可謂是籌委會全體人員智慧的結晶。

早在1998年11月6日至7日,籌委會在與澳門毗鄰的珠海召開了籌委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審議並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屆政府推選委員會具體產生辦法》等幾個重要文件。

為了這個產生辦法,籌委會政務小組於1998年9月初在澳門進行了廣泛的谘詢活動:在4天時間裏,共有405個社會團體、20多個機構的近千人,參加了13場谘詢會,其中有200多人作了很有見地的發言。整個谘詢活動非常成功。

正如錢其琛主任所說:“製定這個辦法是充分發揚了民主的,是集思廣益的成果。”《產生辦法》對報名、候選人的提出和選舉等都有明確規定。

1999年1月26日,對澳門人來說是一個非同尋常的日子。這一天正是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屆政府推選委員會委員參選報名的第一天。報名的各行各業人士不斷來到籌委會秘書處澳門辦事處。人們像過年道喜一樣相互祝福。有不少時間,甚至出現排隊現象。報名如此踴躍,出乎很多人的預料。

20天報名期,一直持續到農曆臘月二十九,兔年前夕,人們的熱情不減,直到2月14日18時58分,一位教師搶在報名結束前報了名。他對記者說,報名是要盡一份責任。

20個日日夜夜終於彙聚出一個令人興奮的數字:共有2952人領取表格,2291人正式交表報名。籌委會副秘書長賀定一概括了此次報名的3個特點:踴躍,有90歲的老人,也不乏青年人;夫妻、姐妹、兄弟同來,甚至祖孫三代一起報名。廣泛,報名者涵蓋了所有社會階層。信心,反映出廣大澳門人對前景充滿信心,對推委會的產生充滿信心,對選好“特首”充滿信心。

3月1日,澳門特區籌委會第六次全會在北京召開。籌委們投票後即離開了北京。籌委會工作人員統計好得票情況後,交主任委員會議確定。

4月10日晚,好消息從祖國首都北京傳到澳門:在第七次籌委會全會上,由200名澳門永久性居民組成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屆政府推選委員會順利誕生了。他標誌著澳門的曆史又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實現“澳人治澳”的日子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