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中英兩國慶祝公報的簽訂(1 / 1)

第24章 中英兩國慶祝公報的簽訂

1984年12月19日,中英兩國政府代表正式簽署關於香港問題聯合聲明。

雙方簽字後,中方工作人員將兩支簽字金筆收起。按照事先約定,金筆由中國革命博物館做為曆史文物永久保存。

服務員隨即端上香檳酒。大家舉杯祝賀。鄧小平、李先念等領導同誌笑容滿麵地走到撒切爾夫人麵前與她碰杯,熱烈祝賀中英雙方完成一件影響深遠、具有曆史意義的大事,隨後一飲而盡。

撒切爾夫人顯得特別高興與激動,簽字廳充滿歡聲笑語和碰杯聲。簽字儀式達到了高潮。

在場的香港代表更是壓抑不住內心的激動而經久不息地鼓掌,有些還激動得流下了眼淚。

這時,記者們紛紛跳下台階,蜂擁而出,搶著去新聞中心發稿。

鄧小平送走外賓後,應外交部參加接待工作人員的要求與大家合影留念。

撒切爾夫人一行則有說有笑地回賓館,細心的人注意到撒切爾還哼著小曲。

按照日程,撒切爾一行應更衣休息,準備參加晚宴。可他們不顧一天的勞累,向服務員要來各種中外名酒,在總統套房會客廳裏提前舉行了一個小型慶祝酒會。

晚宴前,中英雙方互贈了禮品,有趣的是雙方的禮品都是盤子。

中國政府的禮品是一個特製的刻有撒切爾夫人頭像的瓷盤。英國政府的禮品是一個刻有精細花紋的銀盤。

20日早晨,在離開釣魚台國賓館之前,撒切爾夫人請各位中方工作人員到她住處,一一握手致謝,並贈送她親筆簽名的照片。

“聯合聲明”簽訂後,香港報紙分別以《香港進入曆史新紀元》、《香港大團圓結局》、《值得大書特書的日子》等做為社論的標題,熱情讚頌“中英聯合聲明”正式簽署的重大意義。

《文彙報》的社論指出:

一百多年來,中國的誌士仁人,為民族獨立和社會繁榮,持續不懈地奮鬥。新中國誕生不久,中國政府便莊嚴宣告,在適當時機,通過外交談判,收回香港。這一偉大的民族願望,終於經過簽署中英聯合聲明而得到實現。中國將不僅收回主權,而且將收回一個持續安定與繁榮的香港。

《華僑日報》的社論說:

雖然今天所簽的聯合聲明,根本與9月26日所草簽的沒有一點一滴的更改,但中英兩國領導人與香港居民的心情,卻比草簽時更感輕鬆,更覺放心。聯合聲明是中、英、港都可以接納,是解決香港問題的最可行辦法。

《中報》的評論說:“中英聯合聲明”深具曆史重要性,它不止關係到香港本身,而且對於中國實踐“一國兩製”構想和國際上以協調方法處理國與國之間的爭端,也都有深遠的意義。中英兩國政府的創舉,為世界各國處理彼此關係樹立了範例。

一些亞洲國家的報紙連日來就中英兩國草簽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發表評論,認為中英兩國以和平方式解決香港問題具有重大意義。

菲律賓《世界日報》於9月26日發表題為《偉大的曆史事件》的評論指出,香港問題的解決為全世界樹立了一個典範,即無論是曆史上遺留下來的問題還是當代國與國之間發生的爭端,當事的國家和政府可以避免訴諸武力而通過和平談判加以解決。

泰國英文報紙《曼穀郵報》發表社論說,中英兩國草簽的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是“在目前情況下所能希望的最好的協議”。

孟加拉國《團結報》發表社論對中英兩國政府草簽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表示祝賀,並且認為,中英兩國通過談判解決香港問題是解決複雜問題的可以效法的典範。

日本《朝日新聞》說:

中英雙方從維持香港的繁榮與穩定、在新的基礎上發展兩國關係的觀點出發,和平地解決了懸而未決問題,對此我們予以高度評價。

《日本經濟新聞》的社論指出,“領土問題”沒有通過訴諸武力,而是通過和平談判加以解決,這是值得稱讚的典範。目前,世界上仍然存在著國家分裂和領土糾紛的現象,在這一點上,中英協議今後在國際上可能會產生廣泛的影響。

“中英聯合聲明”的簽署,使香港這個曆史遺留問題得以解決,香港的前途完全明朗化,在“港人治港”、“一國兩製”、“高度自治”方針政策指引下繼續保持繁榮和穩定,並為解決台灣、澳門問題,實現祖國統一大業作出了榜樣。

“中英聯合聲明”的簽署,使籠罩在中英關係上的陰影得以消除,給兩國關係的發展帶來新的動力,並為解決國際爭端提供了一個範例。

“中英聯合聲明”的簽署,以無可辯駁的事實表明,“一國兩製”構想,不僅為中國人所接受,也為英國人所接受,是世紀的創舉,是人類思想寶庫中的一顆璀燦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