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六年(2 / 3)

“不行。”易雲空倔強的說道。

他見易雲空如此果斷,一股無名怒火從心頭湧了上來,猛的一巴掌甩在了易雲空滿是鮮血的小臉上。

“你就不怕我告訴玄清說你敢串通王千嶽那小混蛋上山偷東西麼?”

易雲空臉上有些淤青,他想放聲大哭,可看到淨空那摸樣,頓時又忍了下來,隻能在那不停抽泣著。

“去,還是不去?你自己決定罷”淨空道。

“我、我去。”易雲空想拒絕,不過看到淨空又欲抬手,嚇的趕忙回道。

淨空見其答應,心中大喜,臉上露出偽善笑容。“這才聽話嘛。”他拿起抹布,把易雲空臉上的血跡擦掉。

易雲空坐在桌子上不敢動,任由他擦著。

“你快去上晚課吧,如果玄清問起你的臉…你應該知道該怎麼說罷。”淨空威脅道。

“我知道。”說完便逃也似的跑出了廚房。

※※※

深夜,下著小雪,北廬後山。

‘淅瀝淅瀝’水聲傳來,月色下,一條小溪正緩緩流淌著,小溪前坐著一個略顯孤獨瘦小的身影,正是易雲空。

距離葉千凝去世,不知道不覺已經過去了六年,易雲空一轉眼也到了六歲。

這六年,易墨涵一直生活在山上,懂事後玄清允許他每月下山一次,一年就十二日方能山下看望易墨涵。

他在九澤寺中並非正式剃度出家,而是一名記名弟子,所為玄清弟子,但也隻能和其它記名弟子一樣住在半山腰的山門外禪房。

在易雲空懂事之後,玄清就教其識字,到現在已經能熟讀梵菩悟塵經,雲空卻怎麼也不能按經書所說全身毛孔收縮,以意運氣,以氣生勁。

玄清知道他根骨差,也沒多說,讓他勤加修煉便罷。可在其他記名弟子中,就成了所有記名弟子眼中釘,明明筋骨奇差,卻偏偏又能修煉本寺絕學。

要知道,梵菩悟塵經隻有山門內玄清那輩,又或玄清徒弟輩的才能修習。而他們不知道的是,這本梵菩悟塵經就是在千年前金蟬子自仙手中取得的六本仙法之一。

梵菩悟塵經,共六層。

第一層為歸納吐息,閉氣、練氣、修氣、以意運氣,以氣生勁,佛光初顯。

第二層為養元歸一,鍛骨、練體、以氣護體。

第三層為以氣化形,化影、化虛、以氣化萬象。

第四層為羅漢金身,證大道、呈佛法,神佛在此,阿彌陀佛。

第五層為萬佛歸宗,大成時氣動山河,天佛滅魔。

第六層為不滅輪回,大成時五氣合一,羽化成仙,與天地同壽。

玄清,乃修成第四層,羅漢金身,而其大徒弟清遠則踏入二層養元歸一,小成已久。

在六層中,一層比一層難修煉數倍,但第一層卻是最好入門。

玄清從開始修煉梵菩悟塵經到入門隻用了三月,可易雲空接觸梵菩悟塵經已有一年之久,卻不見任何入門征兆。

這件事在九澤寺內外都已經傳遍了,但是出於方丈的封口令,也隻能在私下無人的時候成為一個笑談罷了。

不過對於這件事,許多人都抱著一種看戲的心態。

所有人都知道,雖然易雲空是記名弟子,但是他可是玄清親傳弟子,單單輩分就比很多人大,也就是為什麼易雲空敢直呼淨空其名了。

玄清不是老糊塗,不可能收一個一點資質都沒有的人作為關門弟子,可事實就是如此。

那就出現另一個問題,很多人心中不服,特別山門外的這些記名弟子,對易雲空嘲諷不斷或就像今日淨空那般。

這一切對於一個六歲孩子來說,實在有些太殘酷,隻有在他麵對山門內的時候,才敢放鬆一些

畢竟,這個世界太喧囂。

易雲空看著小溪,一張粉嫩的小臉有些淤青的模糊浮現在水麵上,讓人心不由得一痛。

他將頭埋入溪中,仿佛與世隔絕,這一刻他很想哭,他很努力的克製,最終還是沒有忍住,抬起頭,‘嗚嗚嗚嗚’的放聲大哭起來。

他並沒有做錯什麼,卻要承受著他不該承受的一切,他很委屈,想傾訴,卻是沒有一個傾訴的對象。隻有每晚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獨自來到這多月前發現的小溪邊,讓天地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