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此畫一出,足以令西畫黯然失色(1 / 2)

杜民果然不愧為書畫鑒定專家,民大曆史係教授,非常慎重的鑒定了一番之後率先開口。

“這幅《韓熙載夜宴圖》同現藏於國博中的那幅絹本設色畫兒非常的相像,我認為這幅畫才是五代十國時期南唐大畫家顧閎中的親筆所繪畫作品。

此畫雖然是紙本,但就其本身的繪畫技巧而言,我認為要更加的驚豔。

這幅畫上同樣有五個場景,顧閎中非常巧妙的運用屏風隔開了個五個場景,但整幅畫並不割裂,把韓府夜宴的過程,琵琶演奏、觀舞、宴間休息、清吹、歡送賓客五段場景描繪的淋漓盡致。

整幅作品線條遒勁流暢,工整精細,構圖富有想象力,絕對是真跡無疑。”

黃勇,蔡坤徐,馬兆輝,耿直聞言全都重重點頭,臉上露出來的神情一點兒不服氣也沒有。

“是啊!果然不愧為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果然是代表著我國唐宋時期工筆重彩人物畫最高水平的作品,厲害!今天能夠親眼得見,真是受益匪淺啊!我的判斷也是真跡無疑。”

“確實!難得一見的珍品呐!更為難能可貴的是,這幅作品竟然還有款!

國博的那幅我曾有幸親眼目睹過好幾次,那幅畫無款,但收藏家的印記卻非常多。

前隔水存南宋人殘題“熙載風流清曠,為天官侍郎,……”20字。

引首有明初程南雲篆書題“夜宴圖”三大字。

卷後有南宋史彌遠“紹勳”葫蘆印,以及清·宋犖鈐“商丘宋犖審定真跡”一印。

拖尾還有行書“韓熙載小傳”,後有元·班惟誌泰定三年(1326年)題詩,又積玉齋主人題識。後隔水清·王鐸題跋,後有“董林居士”、“緯蕭草堂畫記”等收藏印。

最重要的是,還有乾隆皇帝長跋及清內府諸收藏璽印。

這幅畫的藝術造詣,整體上雖然要高過那一幅,但缺少了這些個收藏印記,其價值肯定是要大打折扣的!畢竟收藏最講究的就是傳承有序!

當然啦!即使沒有這些收藏印記,我也敢斷言,這絕對是一幅真跡,真的不能再真的真跡!”

“綜觀這幅畫卷,整個宴會沉浸在在紙醉金迷的夜宴行樂中,把韓熙載的失望以及落寞心情,刻畫的淋漓盡致。

畫麵上的這是個人物,神態刻畫的也都非常到位,而且全都圍繞中心人物韓熙載一步步展開,從傾聽演奏,到親自擊鼓,欣賞獨舞,直到宴會結束,各個場合都把握得非常精準獨到。

看到這些之後,我就在想啊!若創作這幅畫的畫家不認識不了解韓熙載,也不曾和韓熙載同樣處在一個相同的朝代,無法了解南唐當時的那個處境,理解不了韓熙載內心之中堅定的認為南唐大勢已去的苦衷,他恐怕無論如何也無法如此準確的描繪出韓熙載在那種夜宴背景下的沉鬱寡歡吧?

我對比了顧鴻中的作品,這幅畫絕對出自於他的手筆!

否則,無論換成了誰?也無法如此具象化的細化出主人公韓熙載在當時那個異常複雜的形態下,所表現出來的激烈心理鬥爭。

我認為,即便就是國博的那幅宋代臨摹品,就作品本身而言,也達不到這幅作品的內涵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