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1 / 3)

何為人生?是舞台還是客棧,是拚搏還是旅行,是享樂還是苦役,是泡影還是永恒?精明的猶太人絕不僅僅是經商方麵的高手,他們同樣是經營人生的行家。猶太人認為:“如果不能真正的愛自己,怎麼能夠愛別人呢?”猶太人對待人生,是積極樂觀的。

時間也是一種商品

塔木德箴言

誰擁有時間,誰贏得勝利。

智慧闡述

猶太鑽石商巴奈 巴納特能夠成為南非富豪之一,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他視時間為商品,把銀行的時間“賣”了,並且“賣”出了好價錢。

初到南非,巴納特是一個從事礦藏資源買賣的經紀人,每個星期六都是他賺錢最多的日子——因為這一天銀行停業較早,他可以盡興地開出空頭支票購買鑽石,然後在星期一銀行開門之前售出鑽石,以所得現金支付貨款。巴納特就這樣把銀行星期天停業的時間給賣了。這一天,去銀行要求兌付的人會被銀行“暫緩付款”的一句話擋回,空頭支票不會被打回來。

他要做的事情,就是在每個星期一的早上給自己的賬號存入足夠多的錢,以兌付他星期六所開出的支票。他這種拖延付款的辦法,沒有侵犯任何人的合法權利,調動了遠比他實際擁有的資金多得多的資金。讓人尤其敬佩的是,巴納特讓持有空頭支票的鑽石賣主總是在星期一上午就收回了全部貨款。創業初期如果沒有這麼一招,巴納特永遠隻是一文不名的巴納特,絕對不會躋身世界富翁排行榜。

生意人最要緊的事情是,在最短的時間內,以有限的資金獲取最大的利潤。不論資金是自己的還是別人的,都務必要爭取到最大的回報率和增長率。誰擁有時間,誰贏得勝利。《塔木德》中這句話的意思,不僅僅是提醒每個猶太人要有珍惜時間的意識,還要有珍惜時間的行動。

在美國紐約,有一位拉比戴了一塊手表,背麵刻著“愛惜光陰”四個字。另一位拉比把這手表拿給學生們看,學生們不以為然,說是俗套子而已,根本沒有什麼新奇的。拉比見學生們無動於衷,就戴回手表說:

美國有一句俗話,叫“時間就是金錢”。其實,就價值而言,時間遠比金錢貴重。金錢可以儲蓄並生息,而時間卻毫不停腳步,而且一去不複返。

現實主義者的思路

塔木德箴言

銀行存款和現金相比,當然是現金更可靠。

智慧闡述

奧地利的硝煙散盡之後,皇帝想要犒勞那些在戰役中英勇無畏的不同民族的人們。

“說出你們的願望來,我將以此獎賞你們——我的了不起的英雄們。”皇帝說。

“把波蘭歸還我們吧!”一個波蘭人嚷道。

“它是你們的了!”皇帝應道。

“我是個農夫——給我土地!”一個農夫叫道。

“土地是你的了,我的孩子!”

“我想要個啤酒廠。”德國人說。

“給他一個啤酒廠!”皇帝下了命令。

然後輪到了一個猶太士兵。

“嗨,年輕人,你想要什麼?”皇帝臉上帶著鼓勵的微笑問道。

“如果能夠的話,陛下,我想得到一條非常漂亮的青魚。”猶太人怯生生地嘀咕著。

“哎呀呀!”皇帝叫道,聳了聳肩。“給這個人一條青魚!”

皇帝離開以後,那些英雄們圍住了猶太人。

“你多傻啊!”他們責怪他說,“想想看,當一個人想要什麼就能得到什麼的時候,你卻隻要了一條青魚!你也太辜負皇帝的美意了吧?

“我們倒是看看誰是傻瓜!”猶太人回敬道,“你們要波蘭的獨立,要農場,要啤酒廠——這些東西你們根本不可能從皇帝那裏得到的。而我呢,你們看,我是一個現實主義者。我要一條青魚——馬上我就能得到了。”

我們必須認清現實,不能想當然地過多地要求現實,否則等待你的隻有失望。當然,這並不是說人不能有遠大的理想,隻是在此提醒我們,在麵對現狀時,還要有實際的目光。

示人以弱的大智慧

塔木德箴言

用爭奪的方法,你永遠得不到滿足;但用讓步的方法,你可能得到比你期望的更多。

智慧闡述

猶太人做起事來總是讓人感到不可思議,有些時候,他們公開承認自己的短處,把自己某些方麵的弱點有意暴露出來,采取這種方式來贏得交際方麵的優勢。也許這讓人不可理解——是最精明的人,為什麼也會做出這樣的傻事呢?其實不然,如果你細細地品味,就會明白了猶太人的這種示弱其實是一種高明的交際策略。

事業的成功者,生活中的幸運兒,難免會被人嫉妒,在這種心理困惑一時還無法消除時,適當的示弱能使處境不如自己的人保持心理平衡,更利於交際。

聰明的猶太人總會給別人一種“他們並不聰明”的錯覺。在猶太人的群體中很少聽到“我要證明給你看”之類的話,這等於說:“我要證明給你看,我比你聰明。”他們認為這實際上是在挑釁,會讓別人產生厭惡之情,會爆發一場衝突,對事態的發展不利。在這種情況下,想改變對方觀點幾乎不可能。所以,不如順從對方的意思,這樣可能會收到更好的效果。

拿破侖的家務總管康斯坦在《拿破侖私生活拾遺》中寫到,他常和約瑟芬打台球:“雖然我的技術不錯,但我總是故意輸給他,這樣他心裏就會高興。”我們可從康斯坦的話裏得到一個經驗:讓我們的顧客、朋友、丈夫、妻子在瑣碎的爭論上贏過我們。

林肯有一次斥責一位和他人發生激烈爭吵的青年軍官,他說:“任何決心有所成就的人,一定不會在私人爭執上浪費時間。爭執的後果,不是他所能承擔得起的。而後果包括失去自製、發脾氣。要在跟別人擁有相等權利的事物上,多忍讓一些;而那些顯然是你對的事情,就讓得少一點。與其跟狗搶道,被它咬一口,不如先放它過去。因為,就算是你把它殺了,也不能把你的咬傷治好。”

有位愛爾蘭人名叫歐 哈裏,聽過卡耐基的課,他受的教育不多,可是總喜歡和人抬杠。他當過人家的汽車司機,後來因為推銷卡車並不成功,來求助於卡耐基。

在聽完他的訴說後,卡耐基就發現他老是跟顧客爭辯。如果對方指出車子的毛病,他就會毫不客氣地和對方辯論。

歐 哈裏承認,他在口頭上的辯論很少輸過,但卻因此失去了很多的顧客。他後來對卡耐基說:“在走出人家的辦公室時我總是對自己說,我總算出了一口惡氣,整了那混蛋一次。我的確整了他一次,但我卻沒能把東西賣給他。”

卡耐基的第一個難題不在於怎樣教歐 哈裏說話,而著手要做的是訓練他如何自製,適當示弱。在卡耐基的幫助下,後來,歐 哈裏成了一名成功的推銷員,下麵是他說的一段話:

“如果我現在走進顧客的辦公室,而對方說:‘什麼?懷德卡車?不好!我要的是何賽的卡車,就算是把你的卡車送給我,我也不會要。’我會說:‘何賽的貨色的確不錯,買他們的卡車不會錯,何賽的車是優良產品。’這樣他就無話可說了,沒有抬杠的餘地。如果他說何賽的車子最好,我也會說好,他隻有住嘴了。他總不能在我同意他的看法後,還老是抱著‘何賽車子最好’的觀點說一下午吧。接著,我們不再談何賽,而我就開始介紹懷德的優點。當年若是聽到他那種話,我早就忍不住了,會馬上對他進行回擊,我會不斷地挑何賽的錯,而我越挑剔別的車子不好,對方就越說它好。爭辯越激烈,對方就越喜歡我競爭對手的產品。現在回憶起來,覺得以前的推銷工作真是太失敗了!以往我在抬杠上花了很多時間,現在我管住了嘴巴果然有效。”

伽利略說過:“你不能救人什麼,你隻能幫助他們去發現。”由此可見,適當示弱也是一種交際技巧。

猶太人認為,交際中必須善於選擇示弱部分。成功者在失敗者麵前多說自己失敗的地方、現實的煩惱,給人以“成功不易”、“成功並非易事”的感覺;地位高的人在地位低的人麵前盡量表示自己平凡的一麵,讓人感覺你也是一個平凡人;對眼下經濟收入不如自己的人,可以對他說說自己的難處,例如子女學業不好、身體欠佳等,讓對方感到你也有很多難事;某些專業上有一技之長的人,最好宣布自己在其他方麵一竅不通,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鬧過的笑話說出來等。至於那些完全因偶然機遇或客觀條件僥幸獲得成功的人,更應該直言不諱地承認自己隻不過是僥幸罷了。

示弱有時還要表現在行動上。自己在事業或其他某些方麵即使有和別人競爭的實力,也要盡量回避。也就是說,一些小名小利應淡薄些、疏遠些,因為很多人已經把你的成功當成了自己嫉妒的目標,不可以再為一點小名小利惹火燒身,應當讓出一部分名利給那些暫時處於弱勢中的人。

有位記者去采訪一位猶太富翁,想獲得一些關於這位富翁的醜聞資料。然而,還來不及寒暄,這位猶太富翁就對這位記者說:“我們可以慢慢談,因為時間還很長。”富翁這種從容不迫的態度讓記者大感意外。

很快,仆人端來了咖啡,這位富翁端起咖啡喝了一口,立即大叫道:“太燙了!”咖啡杯隨之滾落在地。等仆人收拾好後,富翁又拿出一支香煙。記者看到,他把煙叼反了,從過濾嘴處點火。記者趕忙提醒富翁:“先生,你將香煙叼反了。”富翁聽到這話之後慌忙將香煙拿正,沒想到在慌亂中卻打翻了煙灰缸。

平常揮金如土、趾高氣揚的富翁出了一連串洋相,使記者感到很意外,頓時,原來的那種挑戰性的采訪想法淡下去了。

其實所有這些都是富翁一手安排的,當人們發現一個著名人物也有許多缺點時,會消除抵觸情緒,對他產生親近感。

有的時候,表現自己的弱點是被迫的,但是這種示弱方法在猶太人的交際中,卻幫了他們的大忙。

在我們的交往過程中,要使別人對你產生好感,隻要你把某些無關痛癢的缺點很巧妙地、不露痕跡地暴露在對方麵前,出點小洋相,表明自己並不是一個十全十美、高高在上的大人物,這樣就會使人在與你交往時鬆一口氣,不視你為敵,而你的交際活動也能因此從容不迫、應付自如。

學會自我節製

塔木德箴言

控製自己的情緒,別讓別人以為你還沒有長大。

智慧闡述

有一艘船在航行途中遇到了強烈的暴風雨,偏離了航向。

到次日早晨,風平浪靜了,人們發現前麵不遠處有一個美麗的島嶼。船便駛進海灣,拋下錨,作短暫的休息。

從甲板上望去,島上鮮花盛開,樹上掛滿了令人垂涎的果子,一大片美麗的綠陰,還可以聽見小鳥動聽的歌聲。

於是,船上的旅客分成五組。

第一組旅客,因擔心正好出現順風而錯過起航時機,便不管島上如何美麗,靜候在船上;

第二組旅客急急忙忙登上小島,走馬觀花地瀏覽了一遍盛景,立刻回來;

第三組旅客也上島遊玩,但由於停留時間過長,在剛好吹起順風時急忙趕回,丟三落四,好不容易占下座位;

第四組旅客一邊遊玩,一邊觀察船帆是否揚起,而且認為船長不會丟下他們把船開走,故而一直停留在島上,直到起錨時才慌忙爬上船來,許多人為此而受了傷;

第五組旅客留戀於美麗的風光,留在島上。結果,有的被猛獸吃掉,有的誤食毒果生病而死。

猶太人認為,第一組對人生的快樂一點也不體會,人生缺少樂趣;第三組、第四組人由於過於貪戀和匆忙,吃了很大苦頭;第五組最不理解;隻有第二組人既享受了少許快樂,又沒有忘記自己的使命,這是最賢明的一組。

他們覺得享受人生樂趣是人類的特權和義務:漂亮的衣物、漂亮的家、賢惠的妻子、聰明的兒子,這會使人心情愉快,工作中也是力量倍增。所以,拉比們把發誓不喝酒的人認為是“罪人”和“傻瓜”。

但拉比們在對酒的態度上也體現了猶太人那種掌握適度的分寸感,故而他們也認為,酒這種東西最忌過度,一喝多了,麻煩就來了。“隻要不沉溺於酒杯,就不會犯罪”。想一想生活當中那些因爛醉如泥而丟盡臉麵的人,更覺猶太人的態度非常有道理。

當然,完全放棄享受,一味地拚命工作也不應提倡。所以,猶太人推崇真實,順其自然,即使有不好的念頭,但隻要不去做就是高尚的人。這才是真正的、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神”。

猶太人認為,不但要承受遭遇到的困難,還要讓自己享受生活中的快樂。先賢們為幸福而感激的時候從不猶豫,鼓勵人們從擁有的一切事物中尋找幸福。

享受是一貫的,節製也是必可不可少的。猶太人善於把自我滿足和自我約束結合起來,這正是他們的生活方式值得學習的地方。

最高境界的忍耐

塔木德箴言

我們行事為人是憑著信心信念。

智慧闡述

當災難來臨的時候,以色列人總是最先察覺;而當幸運來臨的時候,以色列人總是最後感知。

猶太人的超凡智慧還來自於其優良傳統,那就是其優秀的民族性格,從某種程度上說也是《塔木德》教育的結果。在2000年的浪跡天涯中,猶太人曆盡屠戮,但他們從沒有向厄運低頭,頑強地保持著其特色和民族凝聚力,並譜寫出一曲曲壯麗的讚歌,這正是這個民族旺盛的生命意識和自強不息的民族性格的明顯印證。

猶太人可以說是世界上忍耐力最強的民族,如果沒有這樣一種堅韌不拔的精神,他們絕不可能經曆2000多年的流散和摧殘而不滅亡。他們在惡劣的環境下和腹背受敵的攻擊中,常常表現得從容自信,練就了一種特殊的心理素質,能忍一切不可忍之事,這就是猶太人成功的真諦之一。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許多人動不動就暴跳如雷,許多本來很好的事往往因泄一時之痛快而告失敗,事後再後悔的時候已晚矣。處理人際關係如此,處理家庭關係如此,處理商戰亦如此。隻要能克製自己的憤怒而保持帶微笑的大將風度,就將無往而不勝。忍耐是一種高等文化的象征,不能忍耐的結果往往不得不需要更長久的忍耐。

據說,猶太史上最偉大的拉比希雷爾就是一個堪稱忍耐典範的人。一次,有兩個人打賭,說好誰能讓希雷爾拉比發火,就可以贏400元錢。這天剛好是安息日前夜,希雷爾正在洗頭。這時,有個人來到門前,大聲喊道:“希雷爾在嗎?希雷爾在嗎?”希雷爾趕忙用毛巾包好頭,走出門問道:“孩子,你有什麼事?”“我有個問題要請教。”“那就請講吧,孩子。”“為什麼巴比倫人的頭是圓的?”“你提出了一個重要的問題,原因在於他們缺乏熟練的產婆。”那個人聽完就走了。過一會兒,他又來了,大聲喊道:“希雷爾在嗎?希雷爾在嗎?”希雷爾拉比連忙又包好頭,走出門來問道:“孩子,你有什麼事?”“我有個問題要請教。”“那就請講吧,孩子。”“為什麼帕爾米拉地方的居民都長爛眼睛?”“你提出了一個重要的問題,原因在於他們生活在沙塵飛揚的地區。”那個人聽完又走了。不一會又回來問:“為什麼非洲人長的都是寬腳板?”……那個人聽完了,沒走,又說道:“我還有許多問題要問,但我怕惹您生氣。”希雷爾幹脆把身上都裹好了,坐下來說:“有什麼問題,你盡管問吧。”“你就是那個被人們稱為以色列親王的希雷爾嗎?”“不錯。”“要真是這樣的話,但願以色列不要有許多像你這樣的人。”“為什麼呢?”“因為為了你,我輸掉了400元錢。”希雷爾問明情況後,對他說:“記住了,希雷爾是值得你為他輸掉400元錢的,即使再加400元也不算多,不過希雷爾是絕不會發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