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五行山下大聖救馬猿(1 / 2)

第一章五行山下大聖救馬猿

自盤古破鴻蒙,天地分陰陽,生萬物,三才定位;後經三皇治世,五帝定倫,世界分為四大部洲,分別是東勝神州、西牛賀州、南贍部洲、北俱蘆洲。

在東勝神州有一泱泱大國,國號為唐,乃是唐王李世民治下。李世民即位後改元貞觀,虛心納諫,提拔賢明,開疆拓土,勵精圖治,開創大唐盛世,四方無不拜服,各國稱其為天朝上國,稱李世民為天可汗。

話說在唐國西邊有一城,名叫河州衛,乃是大唐山河邊界最外圍的一個城池。河州衛往西數十裏遠有一山嶺,名叫雙叉嶺;雙叉嶺再往西有一山,此山高接青霄,崔巍險峻,共有五座山峰相連,卻形似五根手指,按照水木火土金五行排列,因此叫做五行山。

傳說王莽篡漢之時,天降此山,下壓著一個神猴,不怕寒暑,不吃飲食,自有土神監押,教他饑餐鐵丸,渴飲銅汁。自昔到今,凍餓不死。因大唐王征西定國,改名兩界山。此山東半邊屬大唐所管,西半邊即是韃靼的地界。

五行山雖然崎嶇難行,但常有獵人、旅人往來一二,卻無人得見此神猴。

一日在半山之中,火峰之下,忽然傳出“吱吱”的叫聲,接著傳出陣陣話語,卻隻聞聲不見人:“真是好造化,整日在此看守此猴,終日不得肉食。這隻小猴子卻不知道怎麼誤闖入此陰陽五行陣內,渾身充滿靈氣,卻不知是什麼天地異種,便宜了吾等口腹之欲。”

原來此處卻設有一個陰陽五行陣,此陣以水木火土金五峰為依托,暗含五行相生相克之道,天地運行之理,妙用無窮,不僅能使人不得見其中事物,亦讓人無法進入其中。凡經過此地之人,隻看見此處雜草叢生,荊棘密布,藤蔓遮天,卻不見內中情形,誤入其中者,七繞八繞繞出此處而不自知。

隻見陰陽五行陣內,卻是一處山穀,名叫五行穀。山穀之中,正見那火峰峰底,在那峰底有一個石匣,石匣內有一隻猴子,匣口狹小,隻露出一個頭顱,猴身卻不得出。隻見那猴模樣,尖嘴縮腮,金睛火眼;頭上堆滿苔蘚,耳中生出薜蘿;鬢邊毛發稀少,卻生有許多青草;下巴沒有胡須,卻生滿綠色的莎草,眉間全是風幹的泥土,鼻凹處塞滿泥沙,十分狼狽。此猴正是五百年前大鬧天宮的齊天大聖孫悟空。

孫悟空本是東勝神州海外傲來國花果山的一隻石猴,無父無母,天地生成。此花果山乃是十洲之祖脈,三島之來龍,自盤古開天,鴻蒙初分,天地剛剛形成即存在的。這十洲是哪十洲,正是瀛洲、玄洲、長洲、流洲、元洲、生洲、祖洲、炎洲、鳳麟洲、聚窟洲;三島是哪三島,正是昆侖島、方丈島、蓬萊島。這十洲三島或是盛產奇花異獸,或是仙家洞府,俱是非凡之地,而花果山正是這十州三島神仙之地的龍脈源頭。

卻說孫悟空出生於花果山正當頂上的一塊仙石。那塊仙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圍圓。三丈六尺五寸高,暗合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之數;二丈四尺圍圓,暗合政曆二十四氣之數。上邊有九竅八孔,按九宮八卦排列。四麵沒有樹木遮陰,左右倒有芝蘭相襯。因為自天地開辟以來,每天受到天地靈氣滋養,日月精華的灌注,慢慢的開啟了靈智。裏麵孕育了一個仙胞,此仙胞有一天忽然迸裂,產一石卵,似圓球樣大,見風而漲,化作一個石猴,五官俱備,四肢皆全,正是孫悟空。孫悟空出生便就學爬學走,拜了四方,目運兩道金光,射衝鬥府,甚至驚動了高天上聖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

孫悟空出生後尋訪仙道,修行有成,神通廣大,鬧龍宮、鬧地府、鬧天宮,自命齊天大聖,被天界十萬天兵天將討伐,俱都奈何不得,被玉皇大帝請得靈山大雷音寺之主,佛教現在佛釋迦牟尼如來佛祖壓在五行山下,任命五行山山神土地並金光揭諦、銀頭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摩訶揭諦等五方揭諦居住在五行山看押。餓了時給他鐵丸子吃,渴了時給他熔化的銅汁喝,原來孫悟空曾學得七十二地煞術,內有一“服食”神通,此神通一旦修成不但能吞食銅鐵,其餘各物俱能吞到肚子裏且有益無害。孫悟空就這樣饑餐鐵丸,渴飲銅汁,至今已有五百年了。

卻說此地山神土地並五方揭諦在此看押孫悟空,五百年如一日,不得離開,日子苦悶。今日卻有一隻幼猴不知怎麼竟然闖入此處陰陽五行陣內。此七神職責所在,不準任何人接近孫悟空,因此將之捉住。難得的是這隻幼猴卻不知是什麼天地異種,渾身充滿靈氣,吃了後大益於修行,因此七神就要剝皮烹煮,將之分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