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讓他心裏很別扭……
方以智比宋應星好一些,但是依舊想等李定國一個答複。
隻有薄鈺完全不受影響。
此時一臉興奮:“殿下,我按照您賜下的紡紗機圖紙複製了二十台出來,找人試過,效率比以前起碼提升十倍!如果整個華夏都用此機,十年之後,百姓再也不缺衣服……不過蒸汽機,我用匠人們打製了一台,效果不佳!隻用了一息,之後就開始漏氣!”
“薄主事,這蒸汽機複雜,能成功製出已經是了不起的成就,不要氣餒,繼續尋找材料改進即可……”
“殿下,這蒸汽機的密封太難做到了,我看你的圖紙上有一種材料叫橡膠,此物哪裏有?”
橡膠樹啊!
李定國一愣。
橡膠在各類機械上的作用太大了,沒有橡膠,蒸汽機就算成功研製出來,效率也極其低下,蒸汽機真正成為主流,機器大規模替代人工是在18世紀60年代,那時候,人們首次把橡膠製品用於蒸汽機中,之後蒸汽機效率大大提升,人類真正開啟了工業革命。
但是現在橡膠樹還在南美!
兩百多年後才會帶到歐洲,之後才出現在南亞東南亞東亞等地。
李定國不可能等待兩百多年。
所以,蒸汽機其實作用不大。
但是珍妮紡紗機的作用很大。
“薄主事,先製造紡紗機吧,在民間推廣一下!蒸汽機,你可以繼續改進!隻要解決密封問題,您就是最大的功臣……”
薄鈺一臉喜色。
“是……還有那高爐煉鋼法,我看到裏麵需要使用蒸氣渦輪鼓風機,但是蒸汽機現在還不堪使用……”
“除了鼓風機其他問題還有嗎?”
“有,殿下這高爐煉鋼法,采用的是焦炭,而且使用熱風……”
李定國明白了。
確實問題很多。
“改焦炭為木炭,熱風為冷風……”
“殿下,這樣一來,這煉鋼法跟現在就沒什麼區別了!”
額……
李定國一臉懵。
他想了半天,“焦炭大概是把煤放在封閉爐內進行分解……”
“殿下什麼是分解?”
“總之就是煤在高溫封閉的爐內就可以成為焦炭!薄主事,你可以嚐試製作一些,焦炭表麵有多孔,燃燒溫度高,用來煉鋼,效果要好的多!”
薄鈺點點頭:“殿下,我知道了!”
“等等,你知道什麼是煤炭嗎?還有滇省有煤礦嗎?”
薄鈺還沒說話。
宋應星就說話了:“殿下說的煤炭就是石炭,最早先秦時期就有記載先民使用石炭的記錄,大規模使用最早記錄在東漢末年,曹操就使用過石炭!北宋也有記錄,汴都數百萬家,盡仰石炭,無一家燃薪者!”
李定國愕然……
中國古代,很早就開始大規模使用煤炭了,到了北宋,居然整個京都,全都是燒煤,沒有一家燒柴火的。
但是為什麼到了滿清,絕大多數華夏人還是燒柴呢?
薄鈺這時也說:“殿下,臣有一友名季會明他是徐振之的好友,他整理了徐振之的遺作,名《徐霞客遊記》,在此書裏記載,滇省曲靖,昭通,紅河三地都有石炭,臣派人按圖索驥,開采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