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馳援潁川(1 / 2)

眾人怔怔的看向劉俊義,這次劉俊義妙計大敗張梁,在軍中已經頗有威信,是以眾人都很看重他的意見。

“那些俘虜戰時為軍,現在卻為民,想他們多也是些貧苦鄉民,實在是為生計所迫才不得已加入蛾賊,他們現在手無寸鐵,坑之與屠殺何異?”劉俊義無法接受這些俘虜將被全部坑殺的情形,出於人道主義的考慮,他毅然反對。

其實這些話說出來,他也知道在這個時代並不管用,亂軍起事,謀朝篡位,這是不赦的重罪,這年代也沒什麼日內瓦公約,對待戰俘多半是屠戮之的。

眾人多半不以為然,隻是礙於劉俊義的麵子才沒有說反對之語,軍帳內一時都安靜下來,氣氛顯得有些沉悶。

盧植思考半晌,才道:“那這些俘虜如何處置?若縱之,必又被蛾賊招去,複來廝殺;若留之,彼等人數眾多,又哪來這許多糧食供養?”

劉俊義忽然眼睛一亮:“天下紛亂,民多流離,冀、兗一帶土地荒廢極多,何不將這些戰俘遣之,讓他們務農耕種,他們本就是種田種地的鄉農,有了土地便可自給自足,朝廷還能向他們征收賦稅,軍中糧餉也可由他們供給,若軍中缺少兵源,還可直接征召這些人,豈非兩全其美?”這是他想到了東漢曆史上曹操收青州兵的典故,頓時侃侃道來。

眾人一聽,都覺得這法子甚好,隻有盧植還在沉思,緩緩搖頭,口中道:“使不得,使不得。”

劉俊義大急,心想怎麼這法子人家曹操就使得,偏到了老師你就使不得了呢?

盧植道:“茲事體大,這許多戰俘若遣入各州務農,那附逆謀反之罪如何論處?若不論處,國家法度安在?況且,真依此而行,焉知這些戰俘不複作亂?且老夫隻為北中郎將耳,此等大事實無擅專之權。也罷,雲龍所言也有些道理,戰俘皆不殺,待老夫上奏天子,言明雲龍之議,由天子裁奪。”

劉俊義聽完,心裏有些明白了,曹操能直接收編青州兵,屯田治軍,那是因為他是割據地方的諸侯,有拍板的權力;而盧老師隻是受命於天子的統兵將領,是不敢擅自決斷的。不過,總算現在那些戰俘暫時沒有性命之憂,劉俊義也就不好再堅持了。

孫堅饒有興趣的看著劉俊義,此子計謀百出,適才的提議確為良策。原本他還想招攬劉俊義等人為臂助,待看到劉俊義有雄主之姿,便打消了這個念頭,再看許褚典韋趙雲與劉俊義如此情誼,挖牆腳就更不做此想了。

戰俘之議已畢,帳內複又熱鬧起來,畢竟與黃巾張梁部鏖戰日久,今一戰破之,眾人都很興奮。

帳外,漢軍士卒紛紛忙碌著,陸陸續續的有人歸營,畢竟一夜的追擊戰鬥,掉隊走失的人數可不少,東側的空地上堆積著如山的首級,主簿和軍功官正在詳細計數,西側黑壓壓的,都是被俘的黃巾軍,顯然是剛得了軍令,一批漢軍走出,嗬斥戰俘站起,過了一會,這隊漢軍便押著浩浩蕩蕩的人流向後寨行去。更多的漢軍則以行伍為單位,生火支灶,昨夜大勝,主帥犒賞三軍,烹肉行酒,眾軍要早做準備。

隻有寨前,幾支步兵方陣依舊衣不卸甲,刃不離手,嚴密戒備,這是劉俊義特地安排所部刀盾營和長槍營防守於此,以備萬一還有黃巾軍馬趁漢軍大勝,突然襲營。

午間,整個營地熱鬧非凡,鍋灶騰騰冒著熱氣,烹熟的豬牛肉一塊塊的分到眾聚餐士卒之中,士卒放懷吃喝,一片飲酒行令之聲。

劉俊義等人還是堅持在軍中的作風,坐到士卒中來一起用餐,孫堅看著新奇,也覺得這法子很好,倒可為自己練兵做借鑒。

典韋可算是逮著能喝酒的機會了,一手持酒甕,一手抓了條彘肩,吃的好不快活,祖茂就坐他身邊,兩人喝得倒挺投機,劉俊義看到卻差點笑出聲來,原來典韋啃完彘肩,也不知兩人談到了什麼,典韋大是高興,接連拍著祖茂後背大笑,那手油晃晃的,汙漬全擦到了祖茂背上,可歎祖茂還不知情,後背一大片油漬,還跟著典韋一起傻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