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百六十章(2 / 3)

“你的廢話太多了,要打就打,要殺就殺,不要那麼的麻煩,來吧,讓我見識一下你這清秋大,法的厲害,傳言,你能夠憑借這樣的能力,隨意的改變四季,而且並不影響自然規律,讓我來見識一下,你是如何融入自然之道的。”阿彌陀佛並沒有跟他廢話,此時的阿彌陀佛,眼神中是純粹的戰鬥的光芒,除了戰鬥,再無其他。

“清秋大夢,大夢覺羅,四季更替,去!”清秋再沒有廢話,手腳一轉,演不動,心不動,整個虛空,時空,天地,就開始了變化,更替,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在隨後,四季順序,開始紊亂起來,不再是春夏秋冬的順序,春天下來是秋天,秋天下來是夏天,夏天過來還是春天,冬天被跳了過去……

察覺到空氣中的不同尋常,楊道不由大吃了一驚,要知道,四季不屬於認為的現狀,或者人可以憑借強大的神通暫時的改變這些形態,但是那隻是暫時的,無法做到永恒的改變,就連陽神,也做不到改變天地規則的地步,但是清秋,卻硬生生的永久的改變了天地規則。

而在這種不變變化的天地規則中,各個季節才應該出現的各種蟲害,自然災害,火山什麼的,猛地爆發出來,保險出來,但是這些危險出來之後,並不擴散出去,而是齊齊朝著阿彌陀佛湧動而去,在阿彌陀佛腳下,不知何時,出現了一副畫,一副白紙,空白的畫質。

是畫,但是還沒有人在上麵書寫,勾畫,因為畫就是畫,還沒有書寫的人。

但是當這些自然災害出現的時候,劃傷,就開始慢慢的勾勒出各種各樣的天災,總體劃分來說,共有三災九爛,三和九,這是具有特殊意義但是數字。

“=三災九難,清秋,你果然厲害,自創的清秋大,法果然不拘一格,讓整個天地的自然規律都被你改變,完全的改變,並不是暫時的,蓋世真正的改變了,你真是絕世天才,不過這樣子就想要殺死後,後者傷害到我,那就太顯得我草包了。”阿彌陀佛冷冷一笑,揮一揮衣袖,這些東西,就全部都消散熱區。

“袈裟伏魔功!”好像認出了自己好不容易,費勁大力氣才聚集起來的三災九難,就這樣被人家敷一敷衣袖就消失了,這門付袖子的功法,清秋認了出來,是易樓中傳說中的袈裟佛魔功,屬於七十二絕技中的一種。

在普通人,凡人,武聖手裏施展出的袈裟佛魔共,隻能震碎大石,但是在阿彌陀佛手裏施展出來,卻能夠改變天地,改變四季規則更替。

“好眼力,不錯,是袈裟佛魔共,世人都以為我易樓的七十二絕技,隻不過是一些粗淺的凡人的功夫,殊不知,每一項絕技神通,都是前輩經過不斷的推敲兒出來的,為什麼是七十二絕技,而不是七十三,或者七十,這是因為,七十二這個數字,跟上古的一位聖人有關係,七十二,代表的是那個聖人的數字,天下人,都小看了他,卻被我找了出來,然後修煉出了神通,融入信仰之力後,就有這樣的威力,自然規則,在我麵前,也得避讓。”阿彌陀佛驕傲,自大,傲慢的聲音,相當在天地間,穿到楊道耳朵裏,無疑一個驚天霹靂,是啊,誰又能想得到易樓七十二絕技,幾乎是正宗弟子,都可以修煉得道,但是卻沒有多少人重視他,因為都是一些大連筋骨的功法,對於武聖來說,已經沒有什麼用了,但是誰又能想到,這種功法,修煉到陽神,再次施展的時候,是這樣的威力鋪天蓋地。

果然是大道至簡,越是簡單好練的功法,越修煉到最後,就顯得越發的高深莫測,易樓的功法,起碼大部分都是這樣子,七十二絕技,隻不過是普通的鍛煉筋骨,讓一個普通人,一步一步修煉到武聖的戰法,誰又能想到,這些戰法,到了陽神手裏,換另外一種形勢施展出來,竟然是如此的驚天地,泣鬼神。

打的清秋這樣的偉大的太古魔神,都節節敗退,沒有還手之力,阿彌陀佛可以說是,完全的在實力上,壓製住了清秋,清秋根本沒有一點兒勝算。

“果然是迦葉捏花一笑,一念成佛,一念成魔,你已經到了佛魔一念體的境界,一念之間,是自在無上天魔,一念,是大日如來真佛,比當年的如來道人,都要厲害百倍不止啊,難怪,我竟然無法壓製你,你對魔的理解,竟然比我還要深刻,古往今來,多少人卡在那一關無法寸進,終日抱憾,最後流失在天地間,而你,竟然有這樣的能耐,不可想象,你厲害,我服了你了,我不是你的對手,隻要你在這大千世界的一天,我就不會侵犯你大千世界,你這樣級別的,再多的天魔過來,都隻是送菜,你一念之間,就可以全部誅滅,恭喜你,你已經隱隱要踏出易子當年的那一步了,一旦踏出,你就是第二個易子,不,你是佛之子,你不叫易子,易子是天地間獨一份,無人可以替代,但是你可以作為佛之子,掌握佛之國,將恒沙之數捏在手裏的天地至尊。”感受到阿彌陀佛隱藏的洶湧澎湃的力量,清秋的臉色,猛然一變,隨後看著阿彌陀佛半晌,阿彌陀佛雖然可以完全的壓製住她,但是清秋自由報名的手段,而阿彌陀佛也知道,要徹底殺死清秋這樣偉大的存在,是不可能的,就算是付出嚴重的代價,都很慘烈,在這樣的局勢下,兩者沒有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阿彌陀佛是不會走邁出那一步的,而楊道,也是,他也隱藏了實力,否則楊道火力全開,至少也不至於被清秋這樣子,打的滿地找呀,清秋也是,不可能施展全部力量,這樣一個天地間的戰女,不是傻子,一生經曆的戰鬥,比楊道吃過的米都要多,戰鬥經驗何其的豐富,怎會如此的便宜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