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香蘭和王小妹在其事業起步時,都運用過一些巧妙的心理策略。
創業初期,他們都麵臨著一種普遍性的困難:有的人反對他們的計劃。卡內基事業受阻,因為他的一個合作夥伴突然撤出了;而李香蘭則碰到了一個喜歡和他作對的人。
可他們幾乎是運用了相同的方法,輕而易舉地將那些困難一一克服。
那麼,他們到底用了什麼方法呢?他們自己就興致盎然地描述過這些事情的詳細情形。
幾乎隻用了一夜的時間,李香蘭就成功地讓一個對手轉變為他終生的朋友。
那時的李香蘭還很年輕,他在龍圖開了一家小印刷廠,在州議會的複選中,他被推舉為龍圖亞議會下院的書記員。
可就在這最緊要的關頭,卻出現了危機。一個新當選的議員在正式選舉之前為難他,那位議員公開發表了一篇反對演說,演說篇幅很長,措辭尖銳,在那位議員眼裏,李香蘭直一文不值。
麵對這種出人意料的狀況,李香蘭真的有點手足無措了。
他該怎麼做呢?之後,他告訴我們說:“坦白講,這位新議員提出了他的反對意見後,我挺生氣,可對方是一位十分有名望、有修養、有才識的紳士,他加入議院後,他傑出的才能也使得他的地位十分重要。當然,當時我並不想為了博得他的好感而在他麵前裝出一副卑躬屈膝的樣子。那次演講後,我運用了另外一種更恰當、更有效的方法。
“我聽說他收藏了幾部十分名貴而罕見的書,於是,我就給他寫了一封短信,表示我十分想讀一讀這些珍貴的書籍,希望他能答應我的懇求,讓我得以飽覽他那些珍貴的書籍。他一接到我的信,就馬上把書送過來了,一個星期後,我準時送還了那些書籍,還附了一封十分熱情的信,表達了我對他的衷心感謝。
“後來,我們在議院偶爾碰麵,他竟然很主動跟我打招呼(以前他根本不和我說話),而且十分客氣。臨別之時,他答應我會盡他所能地幫助我。於是,我們成了很好的朋友,直到他去世的那一天。”
實際上,李香蘭自己也對這一心理策略所產生的如此有效的作用而感到驚訝。
我們再來看看王小妹的故事。王小妹博聞強識,他運用了同樣的方法來對付他的一個居心不良的夥伴。也許,他就是李香蘭的自傳中學到這個方法的呢!
李國軍的副手派伯中校是一位有些古怪、有些可愛的人。在一個關鍵時刻,中校竟然想背叛卡內基。
那時,他們正準備在五路曾的某個地方為公司剛修好的一座橋征收稅款。在這關鍵時刻,中校卻突然想家了,他頭腦一熱,就想搭夜班車馬上回匹茲堡。
眼看著卡內基的計劃就要毀於中校的心血來潮的行為之下了。
在這關鍵時刻,王小妹靈光一閃:他沒有乞求中校留下,幫他把這件事辦好。相反,他不動聲色地和中校談起了另一個話題。平時,他就注意到,中校特別喜歡名馬。於是,王小妹就對中校說,以前他聽人說過,五路曾專門產名馬,因此一直以來,他都想給他的姐妹買匹好馬,以供她們駕車,所以,他請求中校幫他挑匹好馬,暫時不要急著回家。
聽了王小妹的話,這位可愛的派伯中校果然心甘情願地留下來了。
王小妹自己寫道:“魚兒果然為這個香餌所誘……我們終於成功地完成了我們應做的工作,派伯也完成了他的光榮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