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倉儲服務模式作為一種新型融資模式,它的出現為中小企業、銀行業和倉儲業的發展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市場應積極有效地推動該模式的運作,使其更好地為社會經濟發展服務。金融倉儲模式的發展離不開該模式中各主體的積極推動和有效配合,同時也離不開政府等外部環境的營造和政策引導。隻有全社會共同努力,積極參與,整個金融倉儲服務模式才能獲得健康發展。

17.2.1中小企業的經營管理規範與信用評級完善

(一)轉變觀念,正確認識金融倉儲,積極推進業務開展本

長期以來,中小企業由於觀念轉變還不到位,在拓展相關業務時遇到一係列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部分中小企業對自身貨物被第三方的監管過程存有疑慮,有的還擔心其倉庫被第三方監管,會影響企業的對外形象,從而影響企業的經營;部分中小企業認為倉儲融資過程過於複雜,或者由於自己對融資過程不熟悉,故更傾向於通過互保或民間借貸等方式進行融資;大多數中小企業對倉儲管理的重要性認識不充分,將倉儲仍看成是成本支出的主要領域,對於倉儲活動搞“大而全、小而全”的運作方式,物流社會化程度較低,直接影響了金融倉儲運作的業務範圍。可以看出,在開展金融倉儲服務模式過程中,中小企業在主觀願望和意識形態上仍存在羈絆,因此,我們建議中小企業應改變舊觀念,正確認識金融倉儲服務模式在融資方麵的積極作用,積極推進業務的開展。首先,中小企業應樹立物流金融思想,與第三方倉儲企業建立戰略聯盟關係。在金融倉儲服務模式中,倉儲企業的加入是該模式得以實施的前提,因此中小企業首先要改變傳統的物流思想,其次要善於利用倉儲企業金融橋梁的作用,解決融資問題。這就要求中小企業與倉儲企業建立戰略聯盟關係,取得倉儲企業的信任,減少雙方的信息不對稱,這樣不僅可以有效地解決融資問題,還能減少中小企業的物流成本。通過借助第三方倉儲企業的力量,將有助於與金融機構建立長期的信貸合作關係。其次,中小企業還應積極探索與金融機構建立長期有效的合作機製。因為金融機構是信貸融資的最終決策者,因此增強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的信用度是中小企業取得融資的關鍵。通過與金融機構建立長期有效的合作機製,可以有效減少因信息不對稱造成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降低交易費用,增強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的信任,從而促進融資業務的開展,保障企業的經營活動和健康發展。

(二)規範中小企業的經營管理

金融倉儲服務模式對企業的篩選是以國家對於中小企業發展的指導思想的三個原則為依據,遵循標準化的操作,並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進行的。金融倉儲服務模式下對企業的審查和傳統信貸業務有很大不同,其對中小企業的審查更強調企業的成長性、經營管理團隊、產品及其技術含量、市場等。在金融倉儲服務模式下的目標企業的篩選初步定位為:技術含量高、產品適銷對路、有發展前景、有盈利能力、有利於增加就業機會或暫時處於困境,但有發展潛力的中小企業。由此可見,中小企業需要不斷完善自身的規章製度,包括產權製度、財務製度、內部管理製度等,不斷實現經營管理的規範化;適時調整企業的產品結構,加快技術進步,提高產品技術含量,不斷創新產品,滿足市場需求,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不斷增加盈利水平,從而滿足該模式下銀行對企業的篩選標準,擴大企業融資方式,從根本上解決企業的融資難問題。

(三)完善中小企業的信用評級製度

中小企業信用評價體係是金融機構設立標準篩選企業的基礎,也是金融倉儲服務模式順利開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執行的企業信用評級指標體係,從評級方法、評級指標的選擇以及指標的權重,都是基於大企業而製定的。由於國內中小企業整體規模小、財務製度不健全等限製因素,導致目前缺乏一套專門為中小企業製定的信用評價體係來客觀全麵地評價中小企業的信用狀況。因此,目前銀行用現有的信用評價體係評價中小企業的信用等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適用、不公平的問題,沒有真實反映中小企業的發展狀況和發展前景。而且,信用評級體係中存在著對中小企業信用評估不利的因素,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中小企業信用等級被低估的問題,從而進一步加劇了中小企業融資困難。

如何正確評價中小企業的信用等級,製定出一套適用於我國中小企業的信用評級體係,全麵客觀地評價中小企業的信用狀況,解決中小企業在融資過程中遇到的信用評級不公正的問題,已成為目前中小企業融資過程中亟待解決的問題。金融倉儲服務模式作為整合金融資源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一種金融創新,是以中小企業為服務對象,而對中小企業進行選擇的依據便是中小企業的信用評價體係,因此在金融倉儲服務模式篩選目標企業的過程中,構建中小企業的信用評價體係是必要的。中小企業信用評級製度的製定有助於金融倉儲服務模式的順利運作,同時進一步提高了資金運作的市場透明度,能更有效地對企業經營管理和資金運用情況進行監督和管理,而且有利於銀行的信貸風險控製。

17.2.2商業銀行的管理體製完善與產品技術創新

在金融倉儲服務模式的運作中,商業銀行作為金融倉儲模式的主導者,應從長遠發展的角度、從信貸業務戰略轉型的高度認識金融倉儲業務的重要性,並將其作為中小企業融資渠道的業務創新,作為提升銀行核心競爭力和盈利能力的重要手段,將其定位於未來發展的精品業務之一。在組織架構上,銀行應將金融倉儲服務模式作為獨立的中小企業業務主線,建立專門化的經營管理體製,整合行內資源專門負責該模式的產品設計、業務審查和貸後管理等工作,組織推動金融倉儲融資業務的發展;在業務流程上,商業銀行應改變銀行傳統授信管理模式,建立與金融倉儲服務模式相適應的授信模式,並實現銀行的中小企業融資信貸業務流程再造;在創新觀念上,通過分析供應鏈各個環節的融資需求和風險特征,積極開展產品和技術創新,研發出滿足中小企業需求的融資產品與金融服務,並與第三方倉儲企業合作發展商品融資;當然還包括商業銀行在風險控製、人才培育等方麵的努力。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麵:

(一)提高認識,轉變銀行觀念,加大對金融倉儲服務模式的支持力度

從長遠發展的角度來看,銀行傳統信貸業務所占比例正在逐漸縮小,因此銀行要從長遠發展的角度、從信貸業務戰略轉型的高度認識金融倉儲融資業務的重要性,將其作為提升銀行核心競爭力和盈利能力的重要手段,將其定位於未來發展的精品業務之一,從人力、物力、財力上給予傾斜,為金融倉儲業務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而且銀行還應改變傳統的信貸觀念,對自身進行準確的定位。在金融倉儲服務模式下,進行動產質押貸款具有巨大的利潤空間,而且風險也得到了很好地降低。因此,為了擴大自身的業務,增加企業利潤,需要與大量具有成長性的中小企業共同扶持、共同成長,並與金融機構和企業建立良好的信任關係和合作關係,共同促進金融倉儲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