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報》創辦之初啟動資金隻有不到一千元,當時資金缺乏,沒有機器設備,印刷隻能委托一家私人印字館代印,後經過幾年發展,才擁有自己的印刷廠。
如今《新民報》的規模雖然比初創時期擴大了幾倍,但由於銷量不佳,已經到了日暮西山的地步,所以馮樂僅僅付出五千元的代價就成為了這個報社的老板。
如果用現代眼光來看這個時代的報紙,大多數的報紙從形式到內容都顯得稚嫩。很多報紙報道新聞時事的內容都隻有一個版麵,更多的是寫一些捕風捉影的花邊新聞來引人眼球。
再一個就是文辭也過於古典,一般的百姓很難看得懂,不像現代報紙通篇都是白話文,隨便一個認識字的人都能讀懂。
所以為了迎合絕大部分讀者,而不是隻照顧一小部分的文人精英分子,馮樂對《新民報》做了一些改革。調整過時守舊的做法,盡量減少讓人乏味的廣告,增加新聞時事的內容。
馮樂想辦報紙的初衷就是控製輿論,為自己未來的發展埋下一個有用的棋子。
做為一個穿越者,馮樂是深深知道宣傳的重要性的。如果能掌控一個國家的輿論,就足以掌控一個國家的命運。
馮樂印象中最深刻的一句話就是二戰時期德國宣傳部長戈培爾的經典名言:謊言重複一千次就會成為真理。
希特勒之所以能夠上台,其中戈培爾的作用絕對不能小看。否則希特勒也不會一上台就立刻任命戈培爾為國民教育部長和宣傳部長。
這位瘸子部長戈培爾絲毫不辜負希特勒的知遇之恩,作為宣傳工作的老手,戈培爾對新聞媒體,包括出版、報刊、廣播和電影都實行了嚴格的管製。作品的出版或上演必須經過納粹宣傳的審查和許可。什麼新聞可發,什麼新聞能發,都要經過嚴格的審查。
就是牢牢掌握了一個帝國的所有宣傳途徑,戈培爾才能硬生生的把希特勒從一個凡人打造成了無所不能的“神”。
馮樂從現代穿越到民國,他可不想浪費這個萬中無一的機會,來到民國,身為先知先覺的穿越者,如果不做出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不開創一個旁人無法企及的基業,如何能對得起穿越者這個身份?
所以為了給自己日後鋪路,為了登上國家的巔峰,無論如何,馮樂都需要掌控國家的宣傳力量。這對他隻有好處沒有壞處。
宣傳隻有一個目標:征服群眾。所有一切為這個目標服務的手段都是好的。
而在宣傳征服群眾前,得先征服宣傳者。
餘振聲能不能成為中國的戈培爾馮樂尚且不知,但馮樂可以肯定的是,他在未來絕對需要一個戈培爾式的宣傳高手。
通過重複的宣傳,以各種渠道反複向社會灌輸,便能得到國民認可,就是謊言也可以成為真理。合理的利用宣傳的力量,許多複雜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馮樂現在事業雖然隻是剛剛起步,但擁有一個能為自己服務,在自己還弱小的時候為自己不斷造勢,宣傳,提高國人對自己的好感度的報社,這種好處無疑是十分重要的。
為了區別於其它普通報紙,更重要的是為了提升《新民報》的形象,馮樂為《新民報》製定的辦報宗旨是客官、公正、嚴肅。盡量減少不切實際的花邊新聞、對於毫無事實根據的報道絕不刊登。盡量打造成民國報業中最有權威性的報紙,類似與現代國家性質的報紙,讓人一看就有種可以了解社會實情,真相的感覺。認為《新民報》就是最真實最中立的報紙。
《新民報》暫時停刊,進入到改革階段。《新民報》在北京隻能算是小報,銷量少的可憐,就算是停刊也沒有引起京城報業一絲波瀾。而且由於銷量不足的緣故,《新民報》長期處於虧損狀態,停刊反倒有停刊的好處,至少每日裏虧損的錢少了許多。
現在馮樂也算一個大款了,充足的資金支持下,餘振聲也有足夠的底氣招攬人手。他現在雖然不是《新民報》的老板,但馮樂收購《新民報》後依然放心留用,除了製定大的方針外,其餘一切都不管,完全成了甩手掌櫃。
再加上馮樂肯花錢,餘振聲手中資金充足,整個人的鬥誌也重新煥發起來,每天忙裏忙外的,摩拳擦掌的就等著重新複刊後大幹一番了。
正當馮樂收購《新民報》,事業邁出第一步之際,歐洲大陸此時已然打成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