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煙在美國和其他發達國家是頭號可預防的致死因素,吸煙可導致肺癌,心髒病和慢性支氣管炎,但平均來講吸煙者一般都比不吸煙者瘦。最新一期Science中,一項研究揭示了尼古丁——香煙中的活性成分是如何通過作用於大腦抑製吸煙者食欲的,同時該研究還定位了一個新的戒煙和減肥的藥物作用靶點。
人腦中尼古丁受體包括15個亞單位,它們可通過多種方式組合形成具有不同功能的受體。尼古丁可與其中任意一種受體相結合進而激發一係列反應:一些可導致香煙成癮,另一些則可導致血壓升高或產生放鬆感。很久以前人們就已經了解到尼古丁可導致食欲下降,科學家們懷疑這種現象與獎賞和行為強化相關受體有關,畢竟,大腦把香煙和食物都當作獎賞,但新發現證實食欲有屬於自己的通路。
耶魯大學行為神經科學專家Picciotto本打算研究是否激活尼古丁受體α3β4對小鼠有抗抑鬱作用。但她的博士後Mineur在觀察α-3β-4受體激活小鼠時,發現小鼠食量明顯減少
Picciotto表示:在此研究之前,我們真的不知道大腦中的這種受體在食物攝取方麵有如此大的作用。她和Mineur進一步證實尼古丁與α-3β-4受體結合之後可向大腦發出過飽的信號,這種信號和吃了一頓大餐後大腦發出的信號無異。研究小組在8日刊出的Science雜誌中稱:小鼠在使用α-3β-4受體結合劑2小時後,食欲僅為對照組的一半。它們體內脂肪含量在30天時下降15~20%
由於戒煙後的體重增長常常成為吸煙者戒煙的障礙,Picciotto建議藥企關注她發現的通路,以達到戒煙初期抑製食欲的目的。這種藥物還有更廣泛的應用,可作為食欲抑製劑幫助減肥,且不會產生吸煙相關性危害
馬裏蘭州Bethesda市國立科技大學的行為神經科學專家Grunberg首次通過小鼠在1982年證實尼古丁可引起食欲下降,他說這項新研究在理解他的發現方麵邁進了一步
Grunberg說:多數人已接受食欲下降與多巴胺獎賞通路有關並暫時停止了爭論,我認為這項研究最重要的貢獻是證實了另外存在一條尼古丁作用通路
但Grunberg指出該研究隻對雄性小鼠進行了研究。在早期研究中,他曾發現尼古丁對體重的影響在雄性和雌性小鼠間存在差異。他說,雌性小鼠在開始吸煙和戒煙後的體重變化幅度都大於雄性小鼠。是否這意味著在雌性大腦中尼古丁通過另外一條激素調控通路發揮作用還不得而知
Picciotto稱她的小組正對雌性小鼠進行重複實驗,她說:我們也正在試圖回到開始的問題,是否這種受體也有抗抑鬱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