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龍喉(1 / 2)

“輪船?這怎麼可能!”聽到攻城這樣一說,我幾乎不假思索地反駁。與此同時,我的目光也從未離開過那光斑,慢慢地,我竟然找不到反駁的理由了,因為從那道亮斑形成的輪廓來看,的確更像是一條大船。

攻城緊跟著道:“你們仔細看看,這玩意除了頭像龍以外,體型跟哥們我都有一比了,哪有個龍的樣子,這東西藏得這麼深,搞得這麼玄乎,怎麼也得像那麼回事兒。我說,這古人可不興肥龍圖騰吧!”

更讓人感到驚愕的是,從顯示出來的影像看,這艘船還有種讓人感到恐怖的異常。船古來則有之,早在商代時期,我國已經造出了帶有船艙的木板船。但真正的助力型船隻,是在唐代時期才出現的,而機動船隻,更是蒸汽時代才誕生的產物。

我通過仔細辨別發現,亮斑顯示的分明是一隻有著奇特構造的船隻,既沒有桅杆風帆,也沒有櫓、槳等驅動裝置。單從外觀結構上看,它完全密封,如果真的要把它和船建立起聯係,我完全會把它看成是一艘潛水裝置。

一旁的阿木隨即接過話道:“他說的沒錯,這東西就是一種船,在這裏出現,是有著特殊寓意的。這些影畫的外輻內容應該更多,我們目前隻打開了內盤的第一層密碼,這種船形物隻是那些內容的冰山一角!”

“阿木!你怎麼那麼肯定?”阿木如此肯定的語氣,自然引起了我們的質疑,紫涵直言不諱地問道。

“當年天叔在盜來龍骨書簡後,曾讓我隨他破譯其中的內容,我在龍骨書簡上見到過這種圖案,和現在的分毫不差。龍骨書簡和這裏肯定有著某些千絲萬縷的聯係,我現在明白了,這種船形圖,很可能是這個古墓的結構圖!”

“古墓的結構圖?”我聽了更是一頭霧水,阿木所說的龍骨書簡,天叔一直視為珍寶,我連麵都未曾見到過一回,我無法對此作驗證。

阿木繼續道:“龍骨書簡上的船形圖案,或許是一種實物,而龍骨書簡的年代非常得長,遠遠早過西周時期,我猜測這座西周遺址的主人,已經破譯了上麵的內容,並且根據上麵的信息,修建了這座造型奇特的地下遺址!”

“難不成這裏的主兒嚴重怕水?或者這裏壓根就是個水葬墓,船葬你們聽過沒?”攻城道。

我聽了隨即駁道:“大哥,拜托你有點常識好不好!船葬是將墓穴修建在船上再鑿船沉海,而不是把墓修成船的樣子。再說了,你別忘了咱們現在處的地方是秦嶺的最高峰太白山的半山腰,海拔一千多米,哪來你說的水。你說是飛船都比這靠譜!”

攻城有些不服,卻無語反駁,把目光轉向阿木道:“這裏隻有兄弟你研究過那份龍骨什麼天書,你趕緊給支個招兒。媽的,提起當年這買賣我就火大!”

阿木道:“我也隻知道這麼多,你們也知道天叔的性格的,凡是被他視作絕密的事物,他是不會讓一個人知道過多的,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同時都投在在天叔門下,但所涉獵的東西卻大相徑庭。”

孔明燈道:“的確如此!就問題來看,按照阿木的說法,這裏的墓主人正是破譯龍骨書簡後,才修建的這座船型古墓。龍骨書簡曾經吵得沸沸揚揚,傳聞其中藏有絕密天機,很可能是墓主人正是出於龍骨書簡中的某種啟示,才做出這樣讓人匪夷所思的舉動的!”

我接過道:“將墓室造成船形,是為了什麼呢,和船聯係最為緊密的,應該就是水了!”

誠然,船隻有在水中方有用武之地,而在這個西周古墓中,龍圖騰的體現又著實明顯,這裏是地處秦嶺龍脈的源頭,且龍亦依水而生,這種船型的古墓,勢必和龍崇拜有著千絲萬縷的瓜葛,會不會是龍圖騰的一種變相的詮釋呢?

紫涵道:“我覺得現在作任何猜測都為時過早了,這種密碼盤是三重碼,我們現在隻啟開了第一層,不知道天叔留給我們的提示信息,夠不夠把三層密碼全部打開!”

聽了這話,我隻短暫思索片刻,便認定天叔的信息是不夠的。三層密碼加起來一共是九位數,天叔再大的本事,也不可能僅憑一個“7”字的暗符,就將九位數的密碼都含在其中。退一萬步說,即便真有那麼一丁點的可能性,解碼的過程勢必極其繁瑣,這顯然並不符合天叔對我們這次行動快速製勝的要求。

尋思間,我再次把目光轉到那船型光斑上,頓時,眼前的一幕讓我止不住叫出了聲:“咦,這東西還在動,好像有變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