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三足鼎(2 / 2)

怎麼回事兒?我一頭霧水,除了石棺擺放上的不同外,兩個石室之間幾乎沒有任何不同的地方,但可以肯定的是,這是兩個空間對稱內部擺設不對稱的石室。如此一來,先前的什麼物質鏡像等一係列亂七八糟的猜測也就不成立了,結果隻有一個,我們先前根本就沒進過這裏,而是從一個石室出來,又回到了同一個石室之中。也隻有這種情況,才能解釋之前遇到的讓人匪夷所思的一幕。

我把我的想法一說,攻城這回倒沒反駁,提醒我這鬥裏還是有些邪門的地方,得把著點方向感,不然極容易方位錯亂。

剛說完,攻城又像想起了什麼,對我道:“公魚,你覺不覺得咱現在處的地方,和一個東西很像,而且和公魚你有關的。”

和我有關?我一驚,一臉茫然地望了望攻城,繼而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攻城道:“你小子應該見識過古代的鑰匙吧,寬大的方形鑰匙柄,再加上長形的鑰匙束,就構成了一把鑰匙。你看這兩個放棺材的石室,剛好頂在走廊的盡頭兩邊,和走廊一結合,像不像是鑰匙柄和鑰匙束組成的一把鑰匙?”

我略微一回憶,別說還真有點像,而攻城能往這個方向想也不奇怪,因為他是專做偷盜營生的,打交道最多的就是各種鎖類,他的這種敏感也是職業的原因所造就的。而且,這的確與我的身份相符合,因為在天叔的暗語中,我和紫涵的身份也是鑰匙,這就極能說明情況了,很可能這種奇特的結構,也是出於某種提示。

想到這我不由得又頭疼了,隻聽得攻城又道:“依我看,這兩個石室不過是綠葉襯紅花,肯定是為其它更重要的地方作前奏的,依哥們的經驗,走廊的盡前麵應該也有個石室才對,三個石室呈品字狀排列,你小子別不信,這種格局還有個很拽的名兒叫三足鼎!”

我並沒有不相信,攻城作為慣盜,成天研究的就是各類玄局和開鎖技術,而現今較正統的場所在格局的設計上,或多或少都借鑒了古人的寶貴經驗,甚至還有原封不動照搬的情況。

我簡單理了理頭緒,很快在腦海中理出了一條脈絡:這個被稱作三足鼎的格局,是半封閉的新格局,和先前的蜈蚣井相連通。這兩個擺放石棺的石室,可能僅僅是個陪襯,三足鼎的出口應該設置在第三個石室內,而且隻有打開出口才能進一步往下進行,否則隻能按著原路徑無功而返。

而這種鑰匙型的格局無非又是在提醒我們,打開第三個石室出口的鑰匙就在這兩個放置石棺的石室內。天叔掌握著開啟的方法,所以在上一次下鬥時就給自己人留下了“7”字的提示,這次又特意傳遞出暗號,讓我和紫涵兩人都下鬥。

綜合起來不難得出這樣一個結論:雙魚鑰匙(我、紫涵)、石棺、“7”字暗符,這些因素全部結合起來,才能組成一把鑰匙,打開三足鼎的出口!

想到這我還想說什麼,後來又覺得實在是多說無益,無論如何,不去第三個石室看看,眼下這種窘況是不可能解決的。

權衡之下,我和攻城便敲定拍板了。第三個石室的位置離得相對較遠,得穿過兩個石棺石室之間的那道走廊,如果我們的猜測沒錯的話,走廊盡頭的雙龍玉壁上,應該也有道暗門,也就是第三個石室的暗門。

走廊隻有不到二十米的長度,我們卻走得很小心,邊走邊檢查走廊的四個麵。一方麵是尋找可能存在的暗符,另一方麵,我們已經初步判定這裏是一處西周時期的古墓,雖然年代久遠,又有人曾經涉入過,有機關存在的可能性已經不大了。

但是,西周是一個文明大迸發的時期,很多東西正是在那時候開始創製和興起的,包括喪葬文化在內,在古墓的機關方麵,西周墓更是表現得精巧無雙,很多都到了讓人驚歎的地步。麵對這樣一個高規格的西周古墓,我們實在沒有任何理由掉以輕心。

我們抵達走廊盡頭的雙龍玉璧後,一路並沒有發現任何標記,也沒觸到任何引發機關的地方,攻城試探地推了推雙龍玉璧,果然,雙龍玉璧從中間裂開,形成了雙扇暗門。攻城得意地朝我使了個眼色,二人順著啟開的暗門鑽了進去。

我來不及查看四周的環境,隻覺得眼前出現了一個東西的輪廓,等我看清楚了才確定,我的麵前並不再是石棺,而是一個巨大的古怪物體,直愣愣地橫在我們麵前。

隻看了那東西一眼,我就感到一股莫名的熟悉感迎麵襲來,當下忍不住脫口道:“這地方怎麼還有這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