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支付寶——讓信任成為生產力(1 / 3)

擔保交易:6年拉動網購增300倍

2003年10月15日,正在日本留學的崔衛平將一台九成新的富士數碼相機通過淘寶網,賣給了當時就讀於西安工業學院的焦振中。跟之前買賣雙方直接付款的交易方式不同,焦振中在付款時先通過銀行櫃台將購機款彙給了淘寶網旗下的支付平台——支付寶,並通過傳真的方式將彙款單傳真給支付寶進行確認,支付寶收到款項後通知崔衛平發貨,等到焦振中確認收到貨物之後,才最終把款項打給了崔衛平。這是支付寶的第一筆交易,金額700多元。

買家在網絡交易付款時,先將款項付給支付寶,支付寶通知賣家發貨,買家收到貨確認後,支付寶才將款打給賣家,這樣的模式稱為“擔保交易”。在之後的幾年內,由支付寶首創的這種新模式直接推動了國內網絡購物市場的爆發式發展。可以說,沒有支付寶的“擔保交易模式”就沒有今天中國網絡購物市場的繁榮。

20世紀90年代末,電子商務在中國開始萌芽,誠信缺失是當時國內電子商務發展公認的三座大山之一。在網絡購物領域,由於買賣雙方互不見麵,買家擔心先付款收不到貨,賣家擔心先發貨收不到款,信任缺失帶來的資金流瓶頸成為市場發展的最大阻礙。從20世紀90年代末開始,四五年發展下來,中國網絡購物市場的年規模依然不超過10億元。

2003年成為一個重要的轉折點。2003年10月,為了解決網絡購物中買賣雙方互不信任的問題,剛誕生不久的淘寶網率先推出支付寶擔保交易。就像崔衛平和焦振中感受到的那樣,有了支付寶這樣一個對雙方都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居中擔保,買賣雙方即使相隔千裏、從未見麵,也無需再擔心自己在交易中的資金或者貨物安全問題。以這樣一種看似簡單的方法,支付寶擔保交易模式首次在國內網購雙方之間建立了普遍的信任。

由於有了支付寶的擔保交易模式,信任和支付對於淘寶網不再是問題。短短幾個月內,淘寶網民覆蓋數就超越同行躍居國內第一。2004年淘寶網實現交易額23億元,是2003年國內網購市場總規模的兩倍以上。2005年這一數字躍至120億元的規模。淘寶網和支付寶擔保交易開始真正進入普通中國人的生活,並從此一發不可收。

根據國內知名調查機構艾瑞谘詢發布的《2009—2010年中國網絡購物行業發展報告》,2006年至2009年,國內網購市場規模分別達到263億、561億、1281億和2630億元,年同比增幅始終保持100%以上。其中淘寶網這一個平台在2009年的交易額就超過2000億元,占據整個國內網購市場80%左右的份額。

僅以淘寶網2009年交易額2000億元計算,支付寶擔保交易模式在2009年直接推動的網購交易額就是2003年國內網購市場總額的近200倍。可以說,事實上,由支付寶在2003年首創的擔保交易模式現在已經成為國內第三方支付的事實標準,成為第三方支付行業在

C2C 網購領域的通用模式。加上同行的數據,擔保交易模式撬動的網購交易金額要更大。

3億粉絲成支付寶發展基礎

事實上,擔保交易模式不僅直接帶動了中國互聯網誠信環境的改善和網購市場的繁榮,也給它的創造者支付寶帶來了規模龐大的忠實用戶群體。隨著擔保交易模式日益深入人心,支付寶幾乎成為了中國第三方支付的代名詞,成為了安全和信任的象征,用戶群體也急劇攀升。

2007年10月,支付寶注冊用戶數首度突破5000萬,日交易額達到1.9億元,日交易筆數超過100萬筆;2008年8月,支付寶注冊用戶數突破1億,日交易額達到4.5億元,日交易筆數達到200萬筆;2009年12月,支付寶注冊用戶數突破2億,日交易額突破7億元,日交易筆數峰值達到400萬筆;到2010年3月,支付寶注冊用戶數突破3億,日交易額突破12億元,日交易筆數達到500萬筆。

以支付寶3億用戶數與2010年1月全球各主要國家最新人口數相比,全球範圍內人口數能夠超過支付寶用戶數的國家也僅有中國、印度、美國這3個國家。如果能將所有3億用戶並排成一列,其長度則可以繞地球赤道3圈還多。

龐大的用戶數也成為支付寶進軍更多領域的利器。在支付寶推動淘寶網發展的過程中,阿裏巴巴集團看到了支付寶作為電子商務基礎服務的巨大價值。從2007年開始,支付寶開始向淘寶之外的商戶開放,從京東商城、卓越亞馬遜這樣的B2C網購平台,到九城、巨人這樣的新興網遊巨頭,再到深圳航空、東方航空這樣的老牌傳統企業,支付寶的應用範圍迅速擴展到了網購、虛擬遊戲、航空商旅、教育繳費等眾多方麵。除了淘寶之外,目前支付寶的外部合作商戶突破46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