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特殊事件(1 / 3)

肖春蘭放下電話,整個銷售點一片死寂,這第一個電話帶來的打擊,讓所有人的自信心瞬間崩塌。

就連肖春蘭那般心智,在此刻,也感覺心口悶得慌!

盡管這一年來,服裝批發生意上的成功,讓肖春蘭信心已經十足。

但是對於這突然換行業,並且毫無邏輯的營銷,加上天價一般的售價,讓肖春蘭對接下來的銷售,沒有半點信心。

甚至連此刻的肖春蘭,都忘記鼓勵士氣了,這第一通電話的暴擊,的確夠強烈!

整個銷售點,士氣此刻低沉到頂點。

終於,眾人還未反應過來,第二個電話再一次響起。

肖春蘭也猛的驚醒,這才想起自己是老板,不應該出現這種狀態。

隨即,她深呼吸兩下,穩住心神,這才拿起電話。

一次打擊,還不可怕,但是接下來的兩個小時裏,一起接到二十七通電話,其中有十三個谘詢顧客聽到價格後,直接掛斷電話。

還有七個顧客罵罵咧咧掛斷電話,還有三個說話實在太難聽,肖春蘭自己掛斷了電話了事。

最終隻有三位顧客表示考慮一下,還有一位顧客說願意前往售賣點看看!

而有購買意願的顧客,一個都沒有!

肖春蘭都感覺自己麻木了!

這一刻,她甚至在腦海中,對葉懷安的信任產生了懷疑,但是這個念頭剛湧出來,便被她強行壓製下去。

盡管葉懷安已經為接下來的營銷做了一係列的安排,但是此刻,肖春蘭的信心,是前所未有的低沉。

隨著看到報紙的群眾越來越多,這個銷售點附近,也開始有人前來觀望,除了觀望,自然有不少人前來詢問價格。

果然,一打聽到價格,所有人都下意識退出銷售點,站在不遠處,朝銷售點指指點點,一些聞訊而來的群眾,也很快被其他人拉住,把天價臍橙的事說了出來。

一傳十,十傳百,到了上午十點,幾乎每一個銷售點,都是人滿為患,全是看熱鬧的吃瓜群眾,但是開張兩個小時,可始終還未售出一份臍橙!

要是能品嚐,或許還能吸引一部分顧客購買,但是這些臍橙都是用專門定製的紙箱已經打包好了。

隻能看,不能試吃,自然無人願意花那個冤枉錢,來買一份天價岩山臍橙。

何況之前,葉懷安之前已經製定了銷售規則,那就是不能隨便給顧客品嚐!

葉懷安要打造的就是這種神秘感,要的就是那種高級感,要是和去年在菜市場賣臍橙那般,隨便讓人品嚐,那還怎麼製造神秘感,來賣高價?

但是廣告吹得再神奇,臍橙這玩意,又不是什麼稀奇水果,不敢說遍地都是,但是幾乎所有人,都吃過。

在所有人的認知中,臍橙最多也就幾毛錢一斤,這種接近四塊錢一斤的天價臍橙,雖然引起了眾人的興趣,但是所有人都隻是看稀奇!

就算真有想試試稀奇的人,看到眾人都圍著銷售點看稀奇,也不好意思去購買了。

幾乎每個銷售點,所有的銷售人員,此刻都是心如死灰,麵露尷尬,一些臉皮薄的女孩子,此刻已經眼淚都出來了。

他們這輩子都沒被人這樣圍觀過,那指指點點的興奮勁,就像看大熊貓似的,實在太離譜了!

正當所有人都羞愧難當的時候,幾乎所有的銷售點,突然出現好幾波記者。

五個地級市銷售點,每座城市都有兩處銷售點,幾乎都在市中心的廣場上,或者百貨商場附近,而不是擁擠的菜市場。

每個銷售點此刻都有記者,陸陸續續趕到。

每個記者都是兩人一組,一人采訪,一人拍照,都是報刊采訪,也不需要攝像機。

盡管隻是報刊記者,但是頓時引起一陣轟動,看到記者前來采訪,圍觀的群眾更加興奮了。

恒市的銷售點,是在恒市第一百貨前麵的廣場上,此刻這裏已經圍滿了看熱鬧的人群。

看到記者前來,所有群眾都麵帶興奮,把銷售點圍得水泄不通,吃瓜群眾黑壓壓一片,幾乎占據了小半個廣場。

那些原本不知道發生什麼事的路人,也被這一幕吸引,紛紛停下詢問這裏到底發生啥事了。

這個年代,上報紙上電視,那可是稀罕事,吃瓜群眾們,自然興奮。

恒市早報的記者劉思思拿起錄音筆,站好位置,朝四周看了看,隻感覺有點怪異!

能不怪異嗎?銷售點方圓三米內,一個人都沒有,而之外,卻是圍滿了人山人海,眾人都看稀奇似的看著這個銷售點,完全沒有購買的欲望。

這還讓她怎麼吹噓?

還讓她怎麼寫軟文?

葉懷安那五十萬營銷費用,可不是白給的,任何年代,賺錢都內卷嚴重,要想賺到這筆廣告費,金主爸爸給的要求自然多。

葉懷安寫了完整的營銷方案要求,雖然執行者是肖春蘭,但是這場營銷的所有設計者,都是葉懷安操刀的。

劉思思已經在恒市早報工作三年了,可還隻是一個實習小記者,依舊還沒有拿到正式編製,也就是所謂的臨時工。

葉懷安這次雖然花了大代價投放廣告,但是營銷內容太過離譜,幾乎所有的報社都覺得有些荒誕,那些報社可是提前就知道那臍橙的售價的,幾乎所有人都不怎麼看好,這不是鬧著玩嗎?

但是金主願意投錢,有錢不賺,又不可能,對於葉懷安製定的營銷內容,這些報社隻能撚著鼻子答應下來了。

所以對於營銷內容中,有安排記者采訪的任務,這些報社幾乎都很默契地把那些沒啥名氣的小記者派出來了。

到時按照金主的要求,拍一些照片,隨便配些文字,安排四分之一的版麵發布就行了。

反正隻是賣臍橙,又不是賣假藥,而且廣告時長隻有十五天,如此密集的廣告投放,這麼大的資金,對於那些報社來說,這的確是意外之財,這馬上不是要快過年了嗎?

有了這筆錢,自然能過一個肥年了!

這個年代的報社,算是最後的黃金年代了,再過幾年,電視廣告的大規模普及,把報刊廣告搶了大半生意,那時候才是真正的苦日子了。

劉思思這個沒啥背景的實習小記者,就被這樣安排來工作了!

劉思思別看她名字挺秀氣,實際上長得五大三粗,一米七三的身高,加上超過一百六的體重,這樣的先天條件,或許就是她事業失敗的絆腳石!

但是配角也有理想和野心,劉思思被報社安排這個任務後,不但沒有氣餒,反而還挺興奮的,要知道,這還是她報社工作這三年來,難得的獨立采訪機會。

而且還是四分之一版麵的采訪報道,雖然隻是廣告,但是劉思思還是挺珍惜這次機會的!

此刻其他幾個報社的記者已經找好位置,如同完成任務似的,隨便找了幾個圍觀群眾開始采訪。

那些記者臉上也是公事公辦的僵硬表情,問出的問題,也幾乎大同小異,都是詢問大家對這個銷售點有什麼看法,還是大家為什麼圍著看熱鬧等等。

也沒啥記者問為什麼不購買這樣的弱智問題,那是打金主的臉。

總之那些記者的目的很簡單,當一個工具人,等攝影師拍完照,便閃人,今天這些采訪內容,一個字都不會登報,等回到報社,再隨便抓幾把頭發構思一下內容,便完成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