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九十二章 未完(3 / 3)

武元衡從上座走下來到了蕭雲鶴身邊,伸手攙著他站起,說道:“漢王,臣下剛剛說的這些事情,可曾合理?”

“很好,很合理。”蕭雲鶴嗬嗬的笑了一笑,說道,“你辦事,我就放心。不然,我哪裏會那麼安心的在家養傷不出?你就放手做吧,不要有什麼顧忌。遇到的確難以決斷的事情,來找我商量一下就行了。我這傷雖然不是太重,但要完全康複可能還要一些時間。這些日子,你可就要忙碌一下了。另外,我聽說你曾經吐血,有沒有請軍醫看過,是什麼問題?”

武元衡微微地笑了一笑:“多謝漢王關心。臣下請軍醫看過了,並沒有大礙。隻是當時……目睹漢人同胞被屠,氣血翻湧鬱積到了心頭。吐出那口淤血反而沒事了。漢王就請安心養傷吧,維州的事情,臣下一定悉心打理。”

“嗯……”蕭雲鶴點了點頭,說道,“近日有沒有再收到赤鬆德讚的消息?”

“已派出多輪斥候刺探消息,暫時還沒有回報。”武元衡說道,“臣下看過了地圖,做出了一些猜想。赤鬆德讚率領十萬大軍沿烏蒙山向東北方向撤退,看來很有可能會到原來的吐穀楚彥一帶的州縣停留整頓。往東北一帶而去,在羌水與黃河有一帶,有他地好幾個重大軍鎮。看來他還沒有死心啊,打算隨時卷土重來。”

“嗯,有可能。這兩天我也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蕭雲鶴揚了一下手指向議事廳邊上放的大地圖,示意過去看看。他指著地圖說道,“黃河與積石山一帶,以及羌水流域,都是以前吐穀楚彥地軍事要地。赤鬆德讚仿效我大齊,在這一帶設立了多個軍鎮,在河西與我大齊對恃。再加上洮水、渭水一帶的會州、原州、渭州等地,吐蕃人在河西的軍鎮多達十餘個,兵馬近十萬人。這也是為什麼,赤鬆德讚敢有恃無恐的來攻打我西川了。他大可以相信,李晟、楚彥與李懷光等人,無法突破他在河西布下的天羅地網,襲取到大非川與青海一帶,騷擾他身後。如果讓赤鬆德讚在那一帶養好了傷口恢複了力量,的確隨時可能卷土重來。所以,這一場戰爭,還沒有結束啊!”

“是啊!所以臣下,也沒有急著請異牟尋等人回國。”武元衡說道,“雖然他們幾萬人留在這裏將是一個極其沉重的負擔,但更是我們得力的幫手。如果赤鬆德讚卷土重來,僅憑元氣大傷的劍川軍來抵擋,將會十分的吃力。”

蕭雲鶴的眉頭微微皺起,又陷入了沉思。

渭水河畔。

春來乍暖,積雪已經在陸續消融。河水漸漸變得湍急,兩岸的山林也開始抽出綠色來。

楚彥練過了一陣把式,將大刀歸鞘,接過小卒遞來的毛巾擦了一把汗,信口問道:“人來了嗎?”

“回大帥,還沒有。”小卒回了一句,接過毛巾恭身退下。

楚彥皺了皺收頭,罵咧咧的道:“老蒜頭和鐵豬搞什麼玩藝兒?軍情如火,這也該來了。”

正在這時,軍營門口快步跑來一個小卒,遠遠喊道:“大帥,來了、來了!”

楚彥心中大喜連忙抽身朝軍營走去----“總算是來了!”

軍營門口,李晟和李懷光各帶著幾個人站在那裏,遠遠的就嗬嗬大笑和楚彥打起了招呼。

李懷光的嗓門最粗,大聲喊道:“大老粗,老朋友來了,居然擋著不讓進,這是什麼待客之道啊?”

李晟則是在一旁嗬嗬的笑:“這不是廢話麼?你也是帶兵的人。軍令如山,軍營裏豈能亂闖。”

楚彥哈哈大笑的迎了上來:“對不住、對不住,有失遠迎了!快請進來吧----咦,老蒜頭,你怎麼還帶著兩個小娃娃?”

不等李晟開口,李上前一步拱手一道:“小侄李,見過楚彥大帥!”

“哦,原來是三公子?”楚彥嗬嗬的笑,“還真像你老爹脫的殼兒,長得一模一樣啊。那這位是……”

房慈也上前一步拱手拜了拜:“小侄房慈,見過楚彥大帥!”

李晟說道:“這位房小侄,是我的徒兒。你可別小看他,他可是貞觀名相房玄齡的後人,是漢王親自交到我手上的。”

“喲,這兩個小娃娃。都是大有來頭啊!”楚彥笑了起來,將這些人往軍帳裏領,沿路說道,“小娃娃們年紀輕輕,卻都有虎將之風啊。我們這些家夥,都要老嘍!”

李懷光性子最急,大聲就說道:“大老粗。我們老遠趕來可不是聽你閑聊扯淡的。二萬大軍就在渭州城外枕戈待旦。你的糧草準備得怎麼樣了?”

楚彥也正了正顏色,說道:“糧草沒有問題。我把鳳翔和渭州二地地糧草軍資,差不多全都抽調來了。隻等你們二位領兵前來,就一起渡過渭水向西南突進。隻是……其實我一直有些憂慮。雖然我們成功的打下了會州、原州和渭州,讓吐蕃人吃了一些暗虧。可是與此同時。我們的防線也被迫拉長,麵臨更大的壓力。我們要想南下與漢王呼應形成合圍,就必須要分兵守備這三州之地。分力分散,對我們多少有些不利……更重要的是,我們這樣做。事先可沒有遵得皇帝與朝廷的首肯。到時候會不會有麻煩?”

李懷光粗聲道:“有什麼好請示的?一來一回,少說要個把月。到時候什麼戰機都丟光了。再說了,朝中那群軟蛋還不一定會同意。按他們地辦法來搞。就是一事無成的下場。我看你人長得粗大,膽子卻比雞鴨的還小。怕個卵,咱們是去奪回失地報效大齊,又不是造反!”

李晟和楚彥等人都一陣苦笑起來,李懷光卻仍然急躁的說道:“少說廢話了。我們還是快點整兵出戰吧!”

“不忙。”李晟擺了擺手,示意二人進帳內說話。楚彥與李懷光知道李晟一向足智多謀,也一直都很聽他的。於是一起走了進去。

三人坐定下來,李晟說道:“這一次。我們趁虛而入奪下了會、原、渭三個失落多年地城池,也算是為將者一生的幸事。不過,我們的功勞可是建立在漢王的悲慘和痛苦之上的啊!他在西川麵對吐蕃地數十萬大軍,一定打得很苦。所以,我才會約二位。一起發兵南下,襲擊吐穀楚彥一帶的軍鎮。而不是固守三州或是繼續向大非川一帶推進。按照常例,吐蕃人肯定以為我們會繼續向大非川、青海一帶攻伐,直指格爾木與昆侖山一帶。這一次我們反其道而行,轉向西南劍指羌水,攻擊岷州、疊州一帶。隻有這樣,才能更有效的減輕漢王地壓力。雖然我們未必就能攻下這些重大的軍鎮城池,但隻要我們出兵了,就會讓赤鬆德讚首尾難以相顧,西川壓力大減。現在我唯一困擾的是,由於蜀道艱難,我們還無法得知目前西川的具體戰況。不知道漢王,與赤鬆德讚打成什麼樣子了?”

李懷光急道:“不管打成了什麼樣子,我們這樣去奪襲羌水一帶,總能幫上一點忙。現在我們各帶了一半的兵馬前來,會、原、渭州的防備就會顯得有點空虛。我們就越要加快速度,不能再作任何的拖延。吐蕃的蠻子有多狠,相信不用我再多說了。三十萬大軍摧殘西川那一塊地方……懸哪!說實話,老子是日夜都睡不好覺。要是漢王有什麼閃失,我這輩子都不會安心了。”

李晟與楚彥紛紛點頭,說道:“既然如此,我們即刻發兵!”

眾人都站起身來,李懷光說道:“三支兵馬合到一處,共有三萬餘人。我們不能各自為戰,要有統一地指揮。老蒜頭,我們這些人當中,就你最足智多謀。這一次老子以大局為重,願意聽你的號令行事,尊你為主帥。大老粗,你有意見麼?”

楚彥嗬嗬的笑了起來:“鐵豬都願意聽老蒜頭的了,我還能有什麼意見?不如就讓我打先鋒吧!良器當主帥,李兄總督後軍與糧草。我認為比較合理。”

李晟也有些慚愧的笑了起來,正準備說話,一旁李急忙跳了出來:“父帥,二位叔父!這一次,就讓小侄來打先鋒吧?小侄隻要三千鐵騎,保證所向披靡、大軍暢通無阻!”

楚彥與李懷光齊齊瞪圓了眼睛:“你……三千人?!你個小娃娃!”

維州,玄門關。

休養了數日地蕭雲鶴,重披戰甲出現在了城頭。

城牆下。一片醬紫色的血跡猶未散去。城頭上還殘留著許多插在城闕上地殘箭,隨處可見被刀劍砍缺的細小缺口。數日前那一場驚天動地的大戰,猶在眼前。城頭上數隊兵卒往來的巡視,一些民夫兵卒正在緊急地修補工事,搬運守城用的各種器械。

蕭雲鶴和武元衡、徐戰、馬勳幾人走在城頭,四下視察。六七日過去了,雖然赤鬆德讚沒有什麼大的動作再來侵襲。可是蕭雲鶴仍然不敢掉以輕心。畢竟吐蕃人的鐵騎,戰鬥力實在是彪悍了一點。赤鬆德讚仍有十萬大軍,什麼樣的事情都還有可能發生。

蕭雲鶴一邊走,一邊對身邊諸將詢問各項事宜的進展情況。這幾天來,傷病員都得到了很好的安置和處理。這是最重要地一件大事了。成都的韋皋不僅及時的送來了六萬石糧草,更派來了八千多輛馬車,專程裝載傷員回成都醫治。後方有了這個能幹的韋皋主事,蕭雲鶴也是大感欣慰。與此同時,之前在雅州俘虜的三四萬吐蕃降卒。也被陸續押解到了成都府治下各個監獄牢房裏,暫作管押。這一戰下來,收獲地馬匹軍資極多。僅維州這一帶。就先後剿獲了近三萬匹上好的戰馬。雅州那裏戰事中馬匹損失較大,僅收獲了一萬餘匹。四萬匹上好的戰馬,可是有錢都買不到的天賜寶物。赤鬆德讚這一回,可真是損失慘重,元氣大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