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叫醒孩子
叫醒孩子有時比等他自己起床要好。早晨叫他,中午他或許會比較容易睡個午覺;下午叫醒他,晚上他可以睡得更好。
36.禁止孩子說壞話
怨恨、嫉妒都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慢慢養成的,別讓他在你的麵前說別人的壞話,尤其避免理由不充分的厭惡。要幫孩子學會發現其他人身上的優點,尋找共性,尊重他人的特長;學會體諒別人,而不是挑剔他人。
37.一起做菜
讓孩子一同決定買什麼和做什麼菜,可以的話,讓他給大廚打打下手,孩子的胃口說不定會更好,他對自己的勞動果實當然會備感珍惜噢!
38.轉移注意力來製止淘氣
孩子淘氣的時候,不一定每一次都要義正詞嚴,試試可以分散一下孩子的注意力,使他忘記搗亂。比如說:孩子把盤子裏的菜亂攪,弄得哪兒都是,這時你若遞給他一杯奶,或許比批評更有效。
39.讓孩子理解人們各有所好
寶寶可能特別喜歡某個東西,比如說甜食,而你喜歡青菜。把這種差別明確地告訴孩子特別重要,這樣孩子就能慢慢理解:蘿卜茄子各有所好,深刻了解這一點將受益無窮。
40.分享你的美好
無論是你喜愛的歌,最喜歡的詩,最愛吃的一道菜,童年最難忘的一些片斷,哪怕是你的什麼癖,都可以拿來和孩子分享。
41.鼓勵建立友情,而不是嘩眾取寵
你不能指望自己的孩子人見人愛,這一不可能,二沒必要。鼓勵孩子廣交朋友,慎交朋友,不要試圖過多插手他的交往,不過倒是可以多聽聽他對小朋友們的評價,以此來了解孩子與其它人相處的情況。
42.樂觀扯一切
你的樂觀對孩子建立自信至關重要,苛刻的父母常常會帶出愛“討好”的孩子,漢語那麼豐富,能用褒義詞就多用點,貶義詞用多了反而會使臉上皺紋“加密”。比如,與其說“我的孩子好動”還不如說“我的孩子精力旺盛”。
43.別讓兒童發育數據幹擾你
愛因斯坦五歲才會說話,他可不是笨蛋噢!孩子的發育有不同的節奏,別太急。時機一到,孩子一定會給你信號:我要開始爬了,走路了,認字了。
44.不吝惜也不濫用誇獎
幫助孩子形成一個“內部獎勵機製”,真正做得好時,就得有點鼓勵。可以把你的誇獎改變一下,別說:“我的寶寶真棒,媽媽給點獎勵!”而是說:“做得好!可以獎勵一下自己。”
45.讓孩子自己做作業
家庭作業是孩子的,不是你的,如果你總是插手,他就會形成依賴,什麼難題都想求助於人。
46.偏向而不偏袒
如果你用情況了解不夠,不要當“魔鬼代言人”或者“正義使者”,孩子不需要像法官一樣公正而毫厘不差的爸爸媽媽。比如孩子說:“我們的老師太壞了!今天她當著小朋友的麵笑話我。”你如果不了解來龍去脈,不要說:“你肯定搗亂老師才批評你。”孩子同樣需要理解,請不要由於你的無心而傷了孩子的心。
47.別盲從專家意見
別去把什麼莫紮特胎教、兒童心理專家、兒童教育大全奉為權威認證,專家其實都不認識你的寶寶。保持自己的風格,哪怕它有時有些笨拙。但是隻要你了解自己的孩子,相信自己的孩子也就足夠了。
48.以誠為貴
永遠不要在孩子麵前說謊,永遠不要孩子的模仿能力——比如不要為了免去應酬,當著孩子的麵謊稱另一半不在家,自己需要照顧孩子,而這時候他正摟著孩子在玩呢。
49.安頓好孩子的睡眠環境
在寶寶三個月大時,你就應該把他放到你打算在他一歲以後讓他睡覺的地方,否則,以後想改變他的睡眠環境就比較難了。如果你不打算一直和孩子睡在一張大床上,就在這時候去把他轉移到他自己的床上去吧,讓他知道那才是他的“地盤”。
50.偶爾打破常規
在晚飯後來個冰淇淋大餐,全家舉行仰臥起坐比賽等等(創意無限),反正偶爾做一兩件讓自己都吃驚的事,給寶寶個驚喜,不是很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