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媽媽親子交流50妙招(1 / 2)

寶寶最好的學習範本就是媽媽。跟寶寶一起聊天,一起唱歌,一起大笑——每天的親子交流就是最有效的學習。

1.眼神的交流

當可愛的寶寶睜開雙眼時,你一定要把握住這短暫的第一時刻,用溫柔地延伸凝視她。要知道,嬰兒早期就能認清別人的臉,每次當他看著你的時候,都在加深對你的記憶。

2.呀呀兒語

你看到的可能隻是一張天真無邪,不諳世事的小臉,但不妨給他一點機會,讓他也能和你交談。很快,他就會捕捉到與你交流的節奏,不時地插入幾句自己的“言語”。

3.母乳喂養

盡可能地用母乳哺喂寶寶。媽媽在哺乳的同時,給寶寶哼唱兒歌,輕聲細語地與他交談,溫柔地撫摸他的頭發,這樣可以增進你們的親子關係。

4.吐舌頭

實驗表明,出生2天的新生兒就能模仿大人簡單的麵部表情。

5.照鏡子

讓寶寶對著鏡子看自己。起初,他會覺得自己看到了另外一個可愛的小朋友,他會非常願意衝著“他”擺手和微笑。

6.嗬癢癢

笑聲是培養幽默感的第一步。你可以和寶寶玩一些小遊戲,比如“嗬癢癢”等,有助於提高孩子參與的積極性。

7.感覺差異

把兩幅較為相似的畫放在距離寶寶8~12寸的地方,比如,其中一幅畫中有棵樹,而另一幅中沒有,寶寶一定會兩眼骨碌碌地轉,去尋找其中的不同。這對寶寶今後的識字和閱讀能力大有幫助。

8.共同分享

帶寶寶外出散步的時候,不時地跟他說你所看到的東西——“看,那是一隻小狗!”、“好大的一棵樹啊!”、“寶貝,有沒有聽到鈴聲了嗎?”……最大限度地賦予寶寶擴充詞彙的機會吧。

9.一起傻

小家夥非常喜歡和你一起發出傻呼呼的聲音——“噢咯”、“嗯哼”等,偶爾還會發出高八度的怪叫聲。

10.共同歌唱

盡量多學一些歌曲,不妨自己改編歌詞,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給寶寶唱歌,還可以讓寶寶聽一些優美動聽的歌曲,研究表明,在音樂的熏陶下,有助於孩子數學的學習。

11.換尿布時間到

利用這一時間讓寶寶了解身體的各個部位。一邊說,一邊做,讓寶寶的小腦袋瓜與你的言行同步。

12.爬“圈”

媽媽躺在地板上,讓寶寶圍著你爬。這是最省錢的“運動場”了,而且很有趣,它可以幫助寶寶提高協調性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13.購物時光

留點空閑,去超市逛逛。不同的麵孔,不同的聲音,不同的物品,不同的顏色,會使寶寶歡欣鼓舞。

14.提前預告

睡覺關燈之前大聲地宣布:“睡覺嘍!媽媽要關燈了。”讓寶寶慢慢地領悟因果關係。

15.沒事逗著樂

輕輕地對著寶寶的臉、胳膊或小肚肚吹氣,逗寶寶“咯咯”笑。

16.揉紙巾

如果寶寶喜歡從盒子裏抽取紙巾,就隨他去吧!看著他把紙巾揉成一團,再看著他將其展開,花幾分錢就能有一個可以訓練寶寶感官能力的好玩物,何樂而不為呢?你也可以把小玩具藏在紙巾下麵讓他找,不過,當寶寶找到的時候,一定要大加讚賞哦!

17.小小讀書郎

給8個月大的寶寶讀故事,兩三遍之後,他就能夠意識到文字的排列順序了。給寶寶讀書,對他的學習語言真的很有幫助哦!

18.躲貓貓

玩捉迷藏的遊戲能讓寶寶笑聲不斷。他會認識到消失的東西還會回來。

20.觸覺體驗

用不同質地的布料(絲綢、絲絨、羊毛、亞麻布等)輕輕地撫摸寶寶的麵頰、雙腳或小肚肚,讓他體驗不一樣的感覺。

20.感受寧靜

每天花幾分鍾時間,和寶寶靜靜地坐在地板上——沒有音樂,沒有亮光,也沒有遊戲。在寧靜中感受周圍的世界。

21.家庭影集

將家人和親朋好友的照片製作成影集,經常翻翻,有助於寶寶增進記憶。當姥姥來電話時,不妨讓寶寶一邊聽電話,一邊看著照片上姥姥慈祥的麵容。

22.與食物親密接觸

為寶寶準備一些小零食——青豆、麵包片或蘋果片,訓練他的抓捏功夫,探索手眼協調能力。

23.丟丟撿撿

看著小家夥把東西從桌子上一樣又一樣地扔到地上,雖然你的頭都快氣炸了,可你還得堅持不懈地去撿哦,因為你的寶寶正在探索“地球引力”的奧秘呢。如果方便,你還可以給他幾個乒乓球,並在他的桌子下放一個籃子,讓他瞄準,發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