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汴京篇 第三十六章 相國寺之行(2 / 2)

徐東臨覺得妙兒的想法有些太過狹隘,於是當下就細細的解釋道:“道人也不過是靠些香油錢過日子,可這香油錢時多時少、有時也不夠維持他們的花銷,所以他們才會自己做些物事出來換錢,自力更生總比眼巴巴的等人前來添香油錢強吧?”

妙兒聞言馬上為自己的見少識淺感到汗顏:“原來如此,我還以為這些道長、師姑都超塵脫俗,不屑和銀錢這等俗物打交道呢!”

徐東臨一邊走在前頭領路,一邊指著不遠處的長廊說道:“那裏還有些師姑賣些姑娘家用的物事,你興許會見著喜歡的,我們且過去瞧瞧。”

說話間徐東臨已帶著妙兒走到了長廊邊,妙兒順著他指的方向看去,見占據著兩邊長廊的、果真是各大寺院的道姑。妙兒進了長廊慢慢逛起來後,發現這些道姑有賣繡作、領抹、花朵的,也有賣珠翠、頭麵、生色銷金花樣、襆頭、帽子並特髻冠子、絛線之類的物事。

妙兒心想她難得出來好好的逛一回,於是便在長廊多逗留了一會兒,先後買了幾條領抹、幾朵顏色不一的絹花、兩頂襆頭並一頂帽子,打算把領抹和絹花送給蘇二娘、杜七娘和巧娘,襆頭和帽子則送給張大郎兄弟。

出了長廊,妙兒二人很快轉到了佛殿後麵的資聖門,那兒都是賣書籍、玩好、圖畫,及各地被罷任的官員賣的土特產和香藥之類的物事。妙兒瞧著那些官員賣的土特產還算是新鮮,於是便挑了兩、三樣買了,並淘了幾本遊記打算送給愛讀書的張大郎。

徐東臨見妙兒隻為家人買物事,自個兒卻是一件都沒挑,於是忍不住開口提醒妙兒一句:“你別光顧著給你哥嫂、弟弟買物事,也得給自個兒挑幾件才是,你今兒可是壽星……”

妙兒也想買些物事犒勞自己,於是得了徐東臨的提醒後、她便轉到了專賣珠翠的攤子前,一會兒拿起那對翡翠耳環放在耳邊比劃,一會兒又拿起那隻綠汪汪的玉鐲往手腕上套了套,最後還把一個綴了小鈴鐺的銀鐲子拿在手上把玩了許久。

妙兒似乎對先後看過的那三樣首飾都十分喜歡,但為了不讓自己一次買太多,妙兒左挑右選後、最終選了那對漂亮的翡翠耳環:“就要這對翡翠耳環了,幫我包起來吧!”

那賣珠翠的道姑很快就取出一塊不大的帕子,小心翼翼的把妙兒看中的那對翡翠耳環給包了起來,妙兒付了銀錢接過布包後,卻還是依依不舍的在那攤位上流連了好一會兒,最終才挪動腳步往下一個攤位走去。

徐東臨說後麵的走廊買賣的都是占卜算卦者所用的貨術、傳神之類,妙兒一家人都用不上那些物事,於是妙兒便沒去逛後麵的走廊,而是提著買來的那些物事逛了在京城久負盛名的相國寺的幾個偏殿。

不過進偏殿前張大郎突然說在先前的攤位落了物事,於是他讓妙兒在原處等候、自個兒則匆匆忙忙的趕回去尋找,妙兒等了一會兒還想過去幫著尋找,不過妙兒才起了這個念頭、就見到徐東臨氣喘籲籲的趕了回來,說是物事找著了……

既然物事找人了,那妙兒二人自是按照先前的計劃進了相國寺偏殿,陪著母親來禮佛過多次的徐東臨馬上十分盡職的介紹道:“相國寺的大三門閣上及資聖門,各有金銅鑄羅漢五百尊!我們要是想把這五百尊金銅鑄羅漢都逐一觀賞一遍,那可得連續來個三、五天才能看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