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路途篇 第二十五章 內心的矛盾(1 / 2)

徐東臨說完便縱身上馬,隨後不由分說的策馬離去,臨走前衝張大郎等人丟下了一句話:“我們必須快馬加鞭,在天黑前趕到前麵的崇溪城!”

張大郎性子較為迂腐,他也認為妙兒和徐東臨共乘一匹馬有些不大妥當,當下便想開口叫住徐東臨……

倒是張三郎比較讚同徐東臨的說法,覺得非常時刻應該非常對待、懂得變通,於是趕忙勸了張大郎一句:“大哥,現下就先這麼著吧!等到了崇溪城再把妙兒換回我們身邊就是!先前妙兒扭了腳,我們都急著往前跑沒覺察到、還不是徐四少爺抱著她趕路的?若是當時徐四少爺拘於禮數不敢抱我們妙兒,那我們妙兒眼下肯定不能好端端的呆在我們身邊!”

張三郎這麼一說,張大郎才打消了立刻把妙兒接回他馬上的念頭,有些勉強的衝張三郎點了點頭才揮鞭追了上去,一行人一前一後的在黃土大道上奔馳,揚起陣陣黃土的同時也離危險越來越遠。

且先不說妙兒一行人如何趕路,卻說徐東臨重新帶著妙兒飛奔趕路後,心裏卻因為柳十娘的話有了一絲異樣的情緒,並慢慢的心裏變得一片混亂,一些以前被他忽略的情愫也都像雨後春筍般、一個接一個的冒出來……

當初橫抱著妙兒奔跑時的感覺,一直在他心裏揮之不去的盤旋;就連現在圈著妙兒策馬奔騰的感覺,也讓他一點都不覺得討厭,甚至還隱約有些喜歡和妙兒緊密相貼的感覺,想就這樣一路帶著妙兒騎馬跑下去!

在這以前徐東臨心裏從來沒有過這樣的感覺,好像這一路的共患難、讓妙兒不知不覺的住進了他的心裏……

或許是妙兒古靈精怪的誤認為他是龍陽時,他的心弦就已經被妙兒所牽動;

或許是妙兒借著賭約戲弄他時,他就注定要被她吃得死死的;

或許是妙兒每一次都能和他心有靈犀、猜出他內心深處的想法時,他就已經對妙兒悄然心動;亦或許是妙兒毫無畏懼的和饑民周旋時,她的那分魄力便已叫他著迷,讓他不知不覺的為之顛倒。

喜歡一個人是一種很美妙的感覺,是一中既期待又緊張的感覺,可偏偏徐東臨覺得此時的自己不配擁有這樣的感覺———徐東臨時刻都不敢忘記自己是一個已經定過親的男人,哪怕徐家這些年來和女方家的來往慢慢少了許多,男人的責任感也讓他不允許自己把這樁親事當做不存在。

沒錯,徐東臨就是當年和妙兒定親的徐四郎。當年徐東臨才十四歲,就明白“言出必行、言而有信”這個道理,眼下徐東臨已比當年年長了幾歲,自然不會越大越不明事理,隻會越來越像個男子漢和正人君子,對徐、張兩家這門親事更是決定信守承諾到底!

更何況這麼多年來,當年那個輕輕鬆鬆的把九連環解開的小丫頭,一直都住在徐東臨的心裏不曾離開過,那個九連環也跟隨著他從泉州府輾轉到京城,一直到現在還完好無損的收藏在他書房裏的多寶閣裏。

徐東臨原本以為他的心裏隻會一直住著當年那個小丫頭,可事情的發展往往會出乎人的預料,就連徐東臨自己都沒料到、妙兒這個隻相處了短短時間小姑娘,竟然會輕而易舉的住進他的心裏,並且隱隱有把張四娘擠走的趨勢……

徐東臨自然不知道眼下的妙兒、和他記憶中的張四娘,其實就是同一個人,更不知道他不知不覺喜歡上的小姑娘,其實就是他未過門的未婚妻。

其實這也怪不得徐東臨,因為徐東臨和妙兒多年未見,年少時的記憶也早就逐漸變得模糊了。加之女大十八變、一年變一個樣兒,今年十三歲的妙兒和小時候相比、容貌已是相差許多,隻見過妙兒幾次麵的徐東臨認不出她來也屬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