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田園篇(下) 第五十六章 七出三不去(1 / 2)

妙兒聞言裝出一副突然記起的樣子、驚呼了聲:“一說起二嬸娘,我倒是突然記起了一件事來———二娘沒嫁到我們家前不也是寡婦?我記得當年娘帶我出門時,路上正巧碰到二娘一身素縞的立在一座新墳前,後來二嬸娘也是覺得二娘和她同病相憐,才會起了憐憫之心主動收留二娘到我們家小住。”

妙兒說著頓了頓,才裝出一臉迷茫的樣子補了句:“不過我卻不曉得二娘娘家還有些什麼人,指不定她家裏的父兄也都俱在,那她便不是那位道長所說的黴星了……”

妙兒這麼一說,張光才記起那崔氏嫁到張家前、的確是已經嫁過一回了,並且聽說嫁到前夫家去沒多久,前夫就出了意外去世了。

張光一懷疑崔氏是黴星,馬上接著仔細的回想起崔家的情形,馬上就記起崔氏說過她上頭本還有兩個兄長,但兄長和父親或是不幸染了重病、或是出門遭遇了意外,總之在崔氏還小的時候就相繼離世。

也正是因為如此,眼下崔家一家上上下下隻有黃氏、崔氏以及崔三娘三個婦孺,沒有半個男人……

一想起這一點,張光腦海裏立馬浮現起“一生下來就克父克兄、害得家裏隻生下老幼婦孺,甚至娶妻嫁夫也都不順利”這句話,並且立刻覺得這話裏含著的幾個條件,崔氏每一樣都具備了!

克父克兄、讓家裏隻剩下老幼婦孺,這一點已是事實、張光無需多做查證。至於嫁夫不順利就更不用查證了———崔氏不但克死了前一任夫君,二嫁到張家後張家更是開始慢慢的敗落、並且讓張光諸事不順。

於是無需妙兒和張三郎多說,張光自個兒仔細的斟酌過後,很快就認定崔氏就是老道長口中的“黴星”,當下就指著崔氏所在的屋子破口大罵道:“沒想到我竟一時糊塗、娶了這麼個掃把星回來!我說我們張家怎麼事事都不順利,原來全都是因崔氏身上帶著的黴運!”

妙兒聽了張光的話心裏大喜,更是適時的補了句:“是啊,我們也沒料到二娘竟會是百年一遇的黴星!不過這二娘對自個兒的生辰八字應是十分清楚才是,難不成她不曾請人算自個兒過命格、一直不曉得自個兒是黴星轉世嗎?”

“若是她早就請人算過生辰八字,曉得自己的命格不好會給夫家帶來黴運,那她怎麼能瞞得死死的、一點都不叫我們知道呢?我們要是早知道了,興許還能做些別的什麼準備,不至於讓偌大的一個家業敗到現在這個地步……”

妙兒這麼一說,張光馬上認定崔氏是故意隱瞞,怒氣衝衝的說道:“她一定是怕我不娶她過門,所以故意隱瞞了自己命中帶黴這一點!崔氏這個婦人真真是太可恨了!我一定不會輕饒了她,一定要寫休書將她休回崔家去!”

張光怒氣衝衝的開口說要休妻,讓妙兒和張三郎不動聲色的交換了個眼色,隨後為了張光不再著崔氏的道、反過來讓崔氏拿捏住,妙兒馬上出言提醒了張光一句:“爹,您可的仔細的想想,想清楚二娘是否犯了‘七出’中的哪一條,否則您無緣無故的寫休書休妻,二娘是可以上官府告您的!”

妙兒口中的“七出”、也被宋人稱作“七棄”,是北宋法律、禮製和習俗中,規定夫妻離婚時所要具備的七個條件,即七種情況。

這七種情況包括———一不順父母,為其逆德也;

二無子,為其絕世也;

三淫,為其亂族也;

四妒,為其亂家也;

五有惡疾,為其不可與共粢盛也;

六口多言,為其離親也;

七竊盜,為其反義也。

也就是說,當妻子符合“七出”其中任何一個條件時,丈夫及其家族便可以要求休妻(即離婚)。

而渣“七出”作為男方休妻的標準,從表麵上看,主要是站在丈夫及其家族的角度製定、目的也是為了維護男方的利益,但其實“七出”對女子除了具有約束作用外,也有著一定的益處———從另一方麵來看,“七出”可以讓女子在男人處於絕對優勢地位的古代社會中,最低限度的免於任意被夫家拋棄的命運。

也就是說,張光其實不能無緣無故的把崔氏給休了,必須是崔氏犯了“七出”當中的一條,張光才能寫休書休妻。

除此之外,北宋律法中還規定了“三不去”,意思是指女子符合特定的三種情形時,夫家不能將其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