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價啊,那簡單!這田地無非就是分上、中、下三等,上等良田一畝最低也要四、五十貫錢;中等良田一畝最低則要二十貫錢上下;那劣等的田地則一畝隻要三、五貫錢……不曉得小娘子想買哪一等的田地?”
妙兒也不答想買哪一等的田地,隻直接問道:“這上、中、下三等田地,又是依靠什麼來劃分?還勞煩黃牙儈先細細說與我聽。”
“自然是按產的糧來劃分了。這一等良田收成好的話、每年能產四、五石糧;稍次一些的良田則每年能產個兩、三石糧;而那最劣等的田地,每年卻隻能產八、九鬥糧!也就是說,價錢賣得最好的良田,買了後回本也快!”
妙兒聽了黃牙儈的話沒再言語,而是飛快的轉動起腦筋、思忖買哪種田地對他們來說最為劃算———妙兒兄妹此次買地,主要是為了挖塘養魚、築基種桑,因此自是不必買那最好的一等良田了!把良田挖空養魚,未免有些太過糟蹋和浪費了!
但卻也不能買太差的劣等田地,畢竟那挖出來的泥還要築基種桑,太差的田泥即使有魚糞增肥、怕是也種不出茂盛的桑樹來!
於是妙兒仔細的琢磨過後,很快就覺得買那二等良田最為合適。這二等良田每畝差不多要二十貫錢,妙兒默默的心算了一番、再仔細的算了下手頭現有的銀錢,很快就算出一個合適的數目……
於是妙兒馬上開口給黃牙儈報了一個明確的數目:“我們想買那不好也不差的二等良田,數目大約是八畝,黃牙儈先前提的那三戶人家裏頭,可有合適的人家?”
“八畝二等良田?”
黃牙儈邊說邊飛快的掃了手上的小冊子一眼,很快就給了妙兒明確的答複:“李家想賣的數十畝田裏頭,倒是有八畝中等良田。小娘子要是看得上他們家的田,我便代你去同李家細談。”
這田是好是次,黃牙儈倒是不至於欺瞞、況且這也是瞞不住的事。因此妙兒倒是不擔心李家以次充好,反而比較關心這價錢能不能往下壓下去!
這李家既是因要遷移到別處、才想把田地轉手他人,那他們自是想早點把田脫手免得影響遷移計劃。妙兒知道這樣的情況在現代一般被叫做“急售”,價錢也較為容易往下壓,畢竟賣家圖的就是個“快”字!
而妙兒見那黃牙儈也是個爽快人,因此心思輾轉過後,妙兒馬上開門見山的問了黃牙儈一句:“我們既尋了牙儈買田,那這田是好是次自然也就由牙儈來把關。因此我倒是不操心田好壞一事,隻想黃牙儈你給我們句準話———這田的價錢能不能再壓低一些?”
黃牙儈聞言一臉為難的搖了搖頭,道:“恐怕很難再低了,中等田每畝二十貫錢可是行情價,並不我胡亂瞎編出來的!並且那李家的八畝二等良田,每畝每年可產三石糧,李家要價每畝二十貫錢也算是便宜了!”
“我說的話你們要是不信,大可四下去打探、打探!這二等良田的田價就算能低、也隻能低個一貫半貫的,且這價錢要是低了去,田地必定就會有這樣或那樣不如意的地方,畢竟沒人願意白白的把產量算高的田低價賤賣啊!”
————————————————————7.10號第二更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