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妙兒幾兄妹便在尤家住了下來,盧氏頗為心疼幾個外孫,加之尤家家底還算殷實,尤大牛幾兄弟也十分大方、不會斤斤計較。於是盧氏每天都變著花樣給妙兒幾兄妹做好吃的,家裏的老母雞也是隔兩天就殺一隻,燉了給妙兒幾兄妹補身子。
而妙兒幾兄妹在尤家住了三日後,正好趕上泉州城舉辦一年一度的百花燈會,尤家的幾個孩子吵著要去看,於是尤大牛索性弄了輛寬大的板車,讓張、尤兩家的孩子一同坐了上去。隨後套了兩頭毛驢慢慢的把孩子們拉進了城,先是帶著他們逛燈會、後又帶著他們去了城裏幾處好玩的地方,痛痛快快的遊玩了一天。
且先不說妙兒幾兄妹在尤家日子過得有多快活,卻說張光從妙兒兄妹回尤家那一日開始,就天天拉長脖子在門口張望、盼著妙兒他們早點帶著錢米回來,結束他吃不飽、吃不上葷菜的日子。可張光一連盼了好幾天、一直盼到張光隻能喝稀粥就鹹菜度日,妙兒兄妹也遲遲未歸。
一直到張光快要忍耐不住、想衝到尤家去問個究竟時,尤家終於讓托人捎了個口信到張家,說是盧氏年紀大了、想讓孫兒多陪陪她,於是打算留妙兒幾兄妹住個十天、半個月,等盧氏讓他們陪夠了再把他們送回張家來。
張光一聽這口信當下就懵了,回過神來後、馬上拉著那個捎信的人不停的追問道:“盧夫人就讓你捎了這麼個口信給我,沒讓你捎帶別的什麼物事嗎?”
來人一臉肯定的搖頭,答道:“盧夫人沒讓我捎帶別的物事,就讓我帶這幾句話給張老爺。”
張光一聽馬上就急了:“那我家老大呢?就是盧夫人的長外孫,他也沒托你捎帶什麼物事給我?”
來人依舊是搖頭,讓張光的期望瞬間全到破碎了……
他在家裏一邊挨餓、一邊苦苦的等張大郎把錢米拿回來,而張大郎卻自顧自的在尤家享福,這讓張光當下就氣得把那、盛著稀得不見米粒的瓷碗給摔了!可張光就是把家裏的碗都摔了,他也還是得挨餓啊!
因此張光很快就氣急敗壞的親自趕去了尤家,見到盧氏後自是不敢提借錢米一事,隻說是來接張大郎他們回家的。
沒想到盧氏連茶都不給張光倒一杯,直截了當的說了句:“大郎他們幾個孩子被舅舅帶著,進城賞花燈去了!”
這泉州城一年一度的百花燈會,往年張光也常約了友人一塊前去玩賞,隻不過今年張光落到了這麼一個處境裏,心裏雖然很想去遊玩、但卻因囊中羞澀隻能乖乖的呆在家裏,羨慕那些能去遊燈會的人。
因此一聽說妙兒兄妹到城裏玩去了,張光心裏立時很不舒服,大有我這個當爹的都沒機會去遊玩,你們幾個做小的卻去玩看的憤恨!可惜帶妙兒兄妹去玩的是尤大牛、沒花他張光一文錢,張光就是心裏憤恨也沒法子……
而張光都已經無恥到這個地步了,盧氏自是到了連話都懶得同他多說一句的境地,因此盧氏直接把尤大牛那天教張大郎的話,一五一十、簡短的對張光說了一遍,雖然話不一定說得和那天一模一樣、但意思卻是一個樣的———我們尤家不會借錢給你張家,但卻可以在你張家沒米下鍋時幫你養幾天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