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田園篇(上) 第八十九章 北宋典妾(二)(2 / 2)

不過很少人家會把妾轉為養女,因為這樣一來,男主人與“養女”生的孩子輩分很難算清楚———他們該算男主人的子女輩、還是子孫輩?

因此尤氏主動開口說要把張氏留在張家、轉為如夫人,這對妾來說可謂是夢寐以求的終極理想了!畢竟許多女子當妾,當到頭最高也隻是得個“如夫人”的頭銜,想再高是不可能的。

不過張氏早早就立誌役期一滿就再不當妾,恢複良家婦女身份後也打算尋個可靠的人家嫁了,當正正經經的正頭娘子,不做那低頭服小的如夫人或妾室!

因此尤氏話才說完,張氏想都沒想就一口回絕道:“謝夫人好意,但我誌不在此,無論夫人是否繼續留我在張家,役期一滿我便絕不再為妾!”

張氏這番話說得不亢不卑、擲地有聲,讓一旁的妙兒聽了忍不住在心裏替她喝彩———這張氏看著溫婉嬌柔,沒想到卻是個如此通透、有主見的人!

而尤氏之所以突然說要留張氏在張家當如夫人,其實隻不過是想試探、試探她而已,因此張氏的拒絕正好讓尤氏看到了她真正的心意。

尤氏也不是那不會成人之美的人,更不是那種沒事找事的苛待妾室的惡毒大婦,既然張氏誌不在留在長家,尤氏也很快就給了她一句爽快話:“成,我也不是那陰險惡毒之人,你既有從良之心我能幫自是會幫你一把!你且放心,待人牙子來了後我不會把你轉賣他人,不過你說的話今後可得要兌現才是。”

幫人可以,但也不能讓尤氏做賠本的生意不是?畢竟張家眼下最缺的就是錢,可不能再像以前那樣隨隨便便的散財做好事了……

這張氏也是個聰明人,一聽尤氏這話馬上就連連保證道:“夫人放心,我手快,一個月出個五、六件繡品不成問題!”

一個月出五、六件繡品算是不少了,因此尤氏滿意的點了點頭:“那就按你說的辦吧!”

“多謝夫人!夫人的大恩大德我沒齒難忘,他日有機會也定當相報!”張氏說完真心實意的衝尤氏行了個大禮道謝,隨後才帶著一臉感激和幾分激動退了下去。

待張氏走後,立在一旁把先前對話都聽了進去的劉嬸、忍不住感歎了句:“沒想到這張姨娘竟有這樣的誌氣,當了妾後還這般潔身自愛!”

“當年大老爺執意要買她回來時,我倒是聽那牙婆說過她的遭遇,曉得她當時真是迫不及待、走投無路了,才會賣身為妾。”尤氏也跟著感歎了句,心想要是沒遭遇家變,張氏現下應該早就是正經人家的正頭娘子了。

主仆二人一邊做針線活、一邊就張氏一事聊了一會兒,聊著、聊著劉嬸便順道想起了家裏的其餘幾個妾,忍不住說了句:“咱家這幾房妾室,還真是一個人一副樣子———這張姨娘是巴不得早點從良、擺脫‘妾’這個身份!”

“那比張姨娘晚半年進門的林姨娘,這些年來卻是一心一意的想方設法討好大老爺,且早早就盤算著等三年役期一滿,就纏著大老爺將她抬舉為‘如夫人’,好讓她能名正言順的賴在我們家裏混吃等死……”

————————————————6.13第二更奉上——————————————

新文我其實費了很多心思準備,可寫開了後發現寫得並不順利,成績也不理想,於是我迷茫了……

是不是一家人奮鬥奔小康的文大家比較喜歡?像新文這種矛盾多、人物多的、關係複雜的文,大家都不怎麼喜歡看嗎?

我其實很想還原一些我認識和知道的北宋各方麵,想把人物刻畫得好一些,想讓大家看看其實在北宋很多小人物真實的一麵,就像當妾的人不一定都是壞女人,當妾的人也可以有骨氣、有追求有理想,但是好像想寫的多了,劇情就拖了,主線也散了,鬱悶中、苦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