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田園篇(上) 第五十五章 巧娘(下)(2 / 2)

“這個啊———”

那老牙郎先是把話音拖得長長的,隨後飛快的轉動起腦筋來,最終決定采用薄利多銷的策略,少賺一些把人給賣出去:“這個便宜些,隻要四貫半錢!”

尤氏聞言不緊不慢的還價道:“四貫錢,要是四貫錢老伯願意賣,我這就把了銀錢將人領走。要是老伯覺得吃虧不願意賣,那我們便去老伯說的那家遊記牙行瞧瞧,興許遊記的掌櫃的願意少賺點銀錢。”

尤氏說著便做出抬腳要走的樣子,那老牙郎看在眼裏、急在心底,腦筋也飛快的轉動起來———這四貫錢可以說是最低的價錢了,他也是花了三貫多的錢、才從上一手那兒將巧娘買來的!要是隻賣四貫錢,賺的也就沒多少。

要是換做平時,老牙郎定是不願意以這個價錢將人賣了!可偏偏他家牙行已有幾日不曾開張了,因此那老牙郎仔細的盤算了一番、最終還是一臉肉痛的應下了尤氏提的價錢……想著就當是做了這樁薄利的買賣、圖個好兆頭,期盼有一就有二、牙行接下來能生意興隆。

妙兒一邊暗歎尤氏才是那深藏不露的砍價高手,一邊滿臉崇拜的看著尤氏取了四吊錢給老牙郎,最讓妙兒感到佩服的是,直到此時此刻尤氏臉上也沒什麼欣喜的神色,好似這樁買賣她也是做得不情不願般。

而情勢突然逆轉、往巧娘盼望的方向發展,自是讓巧娘驚喜交加、喜出望外,於是巧娘一見尤氏把了錢給老牙郎,不等老牙郎發話她就自動站到尤氏身邊,臉上也滿是感激之色。

尤氏見狀微微的點了點頭,隨後便牽著妙兒出了牙行,劉嬸和禾花見了自是趕忙跟了上去,禾花還不忘拉了巧娘一把、讓她跟緊些,免得才剛剛被張家買下、就笨頭笨腦的再被人拐了去。

幾人上了小驢車後,劉嬸和禾花依舊在車頭趕車,巧娘和妙兒、尤氏一起擠在堆滿物事的車裏,驢車一開走、妙兒就忍不住問了巧娘一句:“姐姐,你的親人住在哪裏?你說出來,我和娘親才能送你去找他們!”

巧娘心裏對尤氏一家人充滿感激,於是也就不敢再有所隱瞞、當下就一五一十的道出自己的身世:“不瞞夫人,我娘臨終前才告訴我,說我們家原先是在泉州城外的矮嶺村,後來因為一些緣故才舉家遷到武夷山去……”

原來巧娘的老家也是在泉州府,他們一家人一直在泉州城外的矮嶺村住到巧娘五歲,才舉家遷去武夷山。沒想到巧娘一家才遷到武夷山不到四年、就遭遇了一些意外的變故,不但家道中落、巧娘的雙親也因承受不了打擊而雙雙去世,隻留下巧娘這麼一個閨女。

而巧娘因小時候是在泉州府長大的,因此早早就和當地一戶人家的小子定了娃娃親。那戶人家世世代代都住在矮嶺村,那家的祖母和巧娘的祖父是表親、兄妹倆的感情也不錯。因此當時兩家也是在長輩的授意下才定了親的,當時兩家也彼此交換了信物,並說好待兩家的孩子長大便把親事給辦了。

於是巧娘的母親臨死前給了巧娘那塊玉佩,讓她想法子到泉州府的矮嶺村投靠夫家,反正巧娘早晚都是夫家的人,早些尋去也不過是先當個童養媳,等時候一到就是那家名正言順的媳婦兒了。

————————————————————5.27第二更奉上,謝謝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