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氏帶著妙兒三人又去買了些零零碎碎的物事,隨後把采買單子對了一遍,把遺落的一些小物事都給一一補齊了。物事都買齊了後,尤氏看了看天色、見時辰還不算太晚,便任由妙兒幾人一路慢慢的逛了下去。
隨後尤氏給自己和家裏的幾位弟妹買了不少頭油、脂粉並香帕等物事,再去布店扯了幾塊素顏色的料子,打算帶回去給家人裁做新衣。畢竟張家雖然眼下家境大不如前,但這些裝點門麵的物事該買的還是要買的……總不能讓張家的媳婦兒從此個個都穿得十分寒磣吧?
就算尤氏不在意這點臉麵和體麵,張老爺子也會在意,畢竟張家在村子裏可是一連好幾代都是大戶,穿著打扮、吃穿用度自是要比村子裏的尋常人家強些才是。因此尤氏也在銀錢還夠花的範圍內,適當的多添置了一些物事。
劉嬸和禾花難得跟尤氏進一回城,也是零七碎八地買了些不貴的物事。尤氏想著妙兒快到那可以穿耳洞的年紀了,於是便尋了家首飾鋪子,花了幾十個銅板子兒、給妙兒買了對丁香花耳墜子,讓妙兒歡喜得將那對耳墜子拿在手上把玩。
物事買得差不多後,尤氏便帶著妙兒來到了牙行,打算從牙行給妙兒挑個機靈順眼的丫鬟,以後讓這丫鬟專門照顧妙兒。反正妙兒再過幾年便大了,這丫鬟最多也就用這麼幾年,等妙兒年紀大了家裏要是用不上了、再把丫鬟給轉賣了便是。
妙兒對給自己買丫鬟一事倒是不大熱鬧,但卻對古代合法的“人販子鋪”十分好奇,因此一被尤氏牽著走進一家名為“張記牙行”的鋪子,妙兒就忍不住轉著一雙眼珠子四下打量———隻見那店鋪看著不大寬敞,隻在最前頭擺了張高台,一個五十來歲的老漢正坐在櫃台之後,低著頭,一手捧著賬本、一手“劈劈啪啪”飛快的打著一架包了角的算盤。
那老漢應是這家牙行裏的牙郎,隻見他一見尤氏等人進來,便停住手上的活計、客客氣氣的問道:“這位夫人到小店,是要雇覓人力還是尋匠作?”
這雇覓人力便是雇、買小子丫頭等下人,尋匠作則是雇傭有專門手藝的工匠。
尤氏想要給妙兒買個丫鬟,自然是屬於前者,於是便開口答了句:“我想買個聰明機靈的丫頭回去,不知老伯可有合適的人選薦與我?這醜話我可先擱在前頭了———那笨頭笨腦、不會幹事隻會吃飯的我不要;成天隻曉得嚼舌根、說是非的我也不要;遇事不曉得護著主人、幫著主人的我也不要!”
那老牙郎十分圓滑、一見生意上門,當下便堆起滿臉的笑容,殷勤的向尤氏介紹起來:“這來得早不如來得巧!夫人您今兒來小店挑丫頭,可真是趕了巧了!前幾日老朽才剛剛領了幾個機靈的丫頭回來,正打算送去給城裏大戶人家的管事挑哩!既然夫人您趕巧先來了、且指明要挑個機靈的丫頭回去,那老朽索性便讓夫人當這頭一個挑的人……”
尤氏曉得這些牙郎、牙婆個個都是能說會道,說出來的話也隻能信個五、六分,於是尤氏並沒有因老牙郎的話而喜出望外、或是露出得了大便宜的神色,隻不緊不慢的答了句:“老伯說的那些丫頭聰明不聰明,得叫出來讓我看了才曉得。”
“那是、那是,”那老牙郎一邊衝尤氏點頭哈腰,一邊衝裏間喊了聲:“二福,把後院新來那幾個丫頭領出來給主顧瞧瞧!”
————————————————5.26第二更奉上,我一直在懷疑本文是不是米人在看啊,嗚嗚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