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君強剛剛考上木色省立財經大學,簡稱木色財經大學,這個大學和別的省立財經大學一樣,隻是木色兩個字的不同而已。
劉君強是一個人來的,第一次出遠門,上千公裏的路程,從老家鳥色縣一直到木色財經大學。
滴滴,喧囂的汽車鳴笛聲,路上停滿了公交車,當然,更多的是私家車,送來一個個穿著鮮活的人。
劉君強倒是沒有產生心理不平衡感,他隻是覺得,這裏好新奇,他對城市是抱著好奇的態度的,他覺得很好玩,但也有一種感覺在自己心裏,那就是,自己好像不屬於這裏,好像是個另類人。
劉君強好歹不是個不知道曆史趨勢的人,城市化是不可逆的過程,農村要進步到城市,要擁有城市的配套設施,這是不可逆的過程,所以,劉君強想,未來世界的樣子肯定在城市裏能找到,而他想來看看這世界的中心到底是什麼樣的,會帶給自己怎麼樣的驚喜。
“哇,我們學校的校門好漂亮啊,你看,真是霸氣,木色財經大學,看起來就不錯。”,一個穿著精致的男孩子在向自己的父親說話。
“這個學校雖然不是名牌大學,但是你在裏麵好好學,說不定以後能考上名牌大學的研究生。”,一個中老年婦女對著自己的女兒說話。劉君強看了一眼那女孩,長的真是好看,忍不住多看了兩眼,瞬間覺得,還不錯嘛。她的女兒貌似是個很乖巧的女孩,順從地和自己的母親說笑,表現的可愛到了極致。
劉君強站在川流不息的人海中,有時候被推搡著前進,但還是想多看幾眼那霸氣的校門和精致的校名匾額,自己不急著進去,他做事一直都是這樣不緊不慢,最不喜歡的心情就是慌亂感。
放眼望去,一輛輛來了又走的大巴,數不清的學生,還有著急換電話卡的學生圍成了一團。
劉君強想著,既來之,則安之,終有一天,自己會打破所有的慌亂,做一個自信的人。
哦!自信的人,那是生命體驗如何好的人呢?那樣的人,肯定每天都生活在幸福感中。快樂,愉悅等等詞語都能來形容這種人,不,自信的人可能還不是這樣的吧,劉君強想,自己以後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劉君強從十七歲那年,經曆了一場別離,或者叫初戀失敗吧,就開始懷疑人生,劉君強不知道別人是怎麼樣的,但是他知道自己,正是從那件事之後,劉君強感覺自己懂了很多。這個世界是自利的,宇宙的萬事萬物都在趨向於穩定,高處的重物為了尋求穩定向低處墜落,高處的水流向低處的海,就連能量都不可逆地耗散,需求一個穩定的狀態,劉君強覺得,這恐怕是不準確的,但他確信,人是自利的,自利這種事,如果對於自身,那就是“更好”,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自利其實不是一個貶義詞,而是一個褒義詞,每一個人都應該變得更好。
劉君強從人的自利想當然地印證了萬事萬物的自利,萬事萬物都隻做對自己有利的事,這是劉君強得到的第一個答案。說起來很奇妙,萬事萬物都朝著自己的需求而去,人呢,同樣也是,所以這讓劉君強更加相信自己的想法,人是自利的,如果有人不喜歡這個詞,認為它是一個貶義詞,很難接受,那麼換一個詞意思也是一樣的,“更好”,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的生命體驗變得更好,且在為此永遠不停止地努力。但人是自利的這個結論絕對不是一個貶義結論,而是中性的,客觀的,真正有趣的其實是共利,共同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