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一來
嚴重打擊了蘇俄的傳統糧食出口市場,令其更難得到寶貴的金洋外彙,國內工業化發展舉步維艱,可謂是一把把的辛酸淚。
對於剛剛實現獨立自主的蘇俄政權而言,國內百廢待興,整體工業基礎經過世界大戰,為期5年的殘酷內戰和俄波戰爭的摧殘,基本上沙俄帝國那些殘存不多的工業老底子,已經折騰的一窮二白。
唯一拿得出手的除了糧食就是石油,整個國家已經退化成農業國,財政方麵極為困難。
遭到大洋帝國免費糧食援助衝擊,蘇俄數月以來的出口糧食數量節節下降,價格更是崩盤,已經降到了生產成本的7成左右。
這讓蘇俄全麵重建工業體係的計劃陷入困頓中,沒錢還搞什麼建設啊?
別忘了
法國人現在還在與蘇俄打國際關係,俄國人並不承認沙俄時期200多億法郎的巨額貸款債務,就更別提償還了。
如此糟糕的信譽,有誰能站出來幫助蘇俄?
在原本的曆史時空
因為世界性大蕭條的衝擊,米國為了生產自救,曾經大規模的向蘇俄提供金融貸款,數字高達17億美元之巨,並且轉移工廠和生產技術,其規模之大,範圍之廣,幾乎滲透到工業體係的各個領域,等於手把手的幫助蘇俄建立了先進的工業體係。
如今不可能了
米國已經被拆得支離破碎,8成以上的重工業都留在了密歇根共和國,在金融大蕭條的環境下紛紛破產倒閉,沒有機會轉移出去。
當今世界上
也隻有大洋帝國有能力在一片空白的基礎上,幫助蘇俄重建整個工業體係,但這種可能性無限接近於0。
可憐英國,法國和德國整個掉進了深水區,在那裏撲騰著呼喊“救命”,身上的力氣漸漸消散。
若是沒有強有力的經濟拯救措施,這一場席卷全球的經濟大蕭條,至少10餘年才能緩過神來。m.X520xs.Com
依照他們的小胳膊小腿,能撲騰出來的動靜也不會大。
對比原來曆史時空,蘇俄是世界性大蕭條唯一的受益者,隻有詳實的數據才能證明這一點。
蘇俄於1928年10月開始實行第一個5年計劃,工業化建設進入全麵開展的階段,幾乎是從廢墟上全麵重建。
大批新的工程項目需要建設,“一五”時間恰好與大蕭條撞車,可令人沒想到的是,大蕭條卻恰恰成為了蘇俄發展的助推器。
由於西方國家產能嚴重過剩,國內又麵臨著大規模的失業通貨膨脹的問題,老百姓沒有消費能力,尋找市場成了當務之急。
資本是無國界的,為了賺錢,美歐資本家什麼事都做得出來,哪怕是資助他們在意識形態上不共戴天的敵人蘇俄,亦在所不惜。
蘇俄最高國民經濟委員會下專設了外國谘詢中央局,專門負責領導外國技術力量的引進和利用。
29年底,蘇俄同外國已簽訂了70多項技術援助和谘詢協議,涉及機械、冶金、石油化工和交通運輸等多個重要經濟部門。
到31年初,蘇聯接受技術援助的項目增加到了124項,涉及冶金、工農業、飛機、鐵路等等,投資總價值超過了4000萬美元。
在大蕭條時期
世界上有近50%的工業設備都被投入到了蘇俄的工業建設中,而第一個5年計劃期間建立的一大批現代化骨幹企業,幾乎都是在西方的幫助下建立的。
蘇俄三大鋼鐵場、馬格尼托爾斯克鋼鐵廠、庫茲涅斯克鋼鐵廠和紮波羅熱鋼鐵廠都是在米國的援助下建造的。
蘇俄三大汽車廠,也都是在毆美專家幫助下,用西方設備建設而成的企業。
四大拖拉機廠都是米國援建的新廠。著名的斯大林格勒拖拉機廠是在米國近80家工廠的幫助下建成的,在二戰中演化成T34坦克的滾滾洪流,成為擊敗德三帝國的關鍵性軍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