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從戰鬥開始到結束,大多數負責堵路的艦隊都沒有開火。少數一些開啟攻擊模式的,也隻是為了攔截下那些企圖想要逃跑的零散艦支。戰場上,完全是巴魯耶夫艦隊在盡情表情著。
戰鬥開始的很突兀,結束的也很快。不到半個小時的時間,一千八百多艘戰艦組成的德魯坦救援軍就在對手瘋狂凶猛的進攻下迅速分崩離析了,沒有一艘戰艦能夠從陷阱中逃出去。海拉爾男爵也自馬聶紹夫子爵之後,成為又一個被第三艦隊俘虜的德魯坦高級軍事將領。
到是那幾十艘,先前因為速度過慢而掉隊的戰艦,躲過了一劫。當隊伍中職位最高的一名艦長在得到主力被偷襲,陷入困境的消息後,果斷下達了撤退指令,才保留下了這些戰艦。隻是,不了解真實情況的艦長,彙報給總部的信息中,所指出的敵人,依舊是波羅特人的反抗軍!到讓第三艦隊的情報部不花吹灰之力就混淆了視聽,很好的為中國軍人的存在做了掩護!
海拉爾男爵在這次不成功的援救行動中,損失掉了整個艦隊近一半的有生戰鬥力,大大減弱了附近區域內德魯坦人的軍事力量。而且,更嚴重的後果是。因為每能及時判斷出敵人的真實實力,馬聶紹夫艦隊的剩餘力量全都分散在各個星球和要塞中,防禦能力被消減到了一個可怕的地步。
任誰都清楚,一則信息想要從遙遠的地方傳達到目的地,是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的。那種信號一發出,馬上就能接收到,並且還能遙控指揮,發布命令的事情在現實中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所以,馬聶紹夫子爵和海拉爾男爵,及二千多艘戰艦被敵人圍困,需要支援的信息,才剛傳到附近的星球,當地的軍政高層都還沒來得及做出反應,第三艦隊的戰艦就已經降臨到了他們的頭上。信息一路傳播過去,星球,軍事要塞等也一個個接著被攻破。等信息傳到負責其他區域防守的大艦隊指揮官的手中時,幾乎整個馬聶紹夫子爵旗下的地盤都已經失守,也很少有人能成功脫逃出來。所以,在近兩個多月的不停奔波,攻打中,德魯坦一方拿到手上的信息甚至還沒那些失陷地方的俘虜們多!德魯坦高層至今隻知道,發動這次襲擊的是一支擁有龐大數量的波羅特人反抗勢力!
打下這一大片的區域,要忙活的事情非常繁雜。最討厭的就是追捕那些僥幸從各自駐紮地逃走的戰艦和飛船。整個區域裏,總能看到幾艘或是一群戰艦在太空中飛速掠過,追逐著一艘甚至一小組的德魯坦小艦隊。
在所有的逃亡者中,那位成功帶隊逃離戰場的艦張,無疑是個非常聰明的人。他沒有逃向這片區域的主星或是軍事基地。而是饒過那些重要的地點,從邊緣地帶走遠路逃進了其他同僚鎮守的區域。當然,他帶回的消息再次誤導了其他德魯坦高層,使得第三艦隊的存在,在很長一段時間裏,都沒有泄露出去!
第三艦隊不可能拿下這片龐大區域中的所有星球,他們占領的都是些比較重要的星球或是航線關鍵點。至於那些邊遠地帶,最多隻是派些偽裝成波羅特人戰艦樣子的分艦隊,把上麵的嚇跑而已。
沒有了德魯坦控製者,馬聶紹夫子爵的地盤上亂成一團。那些被解放的俘虜們,逐漸掌握了各自星球的控製權,形成了一個又一個脆弱的臨時政權。因為能夠升空的飛船和戰艦不是被擊毀,就是給逃走的德魯坦人開走了。這些政權統一都隻是一些地麵政府,真有德魯坦軍隊殺回來,隻不過是大炮下的灰塵而已。
在所有的重要地點裏,有一小片區域,範雲打下來了,卻沒有派任何人馬駐守,而是扔在那裏不管,連上麵堆積的大量軍事物資都沒有動上一分。這是副參謀長蔡振豪提出的建議,之所以留下這些東西,就是為了更好的掩護第三艦隊的存在。照他的話說:隻要這些東西在,不怕沒有羔羊冒出來,替艦隊擋風遮雨。
果然,沒過多久。就有一批人,帶著戰艦主動占領了這些地方。為首者,正是先前被打的大敗日逃的波羅特人反抗軍首領,喬奇將軍!(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